登金陵鳳凰台8大優點2024!(持續更新)

三四句就「鳳去台空」這一層意思進一步發揮。 《登金陵鳳凰臺》是唐代的律詩中膾炙人口的杰作。 開頭兩句寫鳳凰臺的傳說,十四字中連用了三個鳳字,卻不覺得重復,音節流轉明快,極其優美。 “鳳凰臺”在金陵鳳凰山上,相傳南朝劉宋永嘉年間有鳳凰集于此山,乃筑臺,山和臺也由此得名。 登金陵鳳凰台 當年鳳凰來游象征著王朝的興盛;而“如今”鳳去臺空,就連六朝的繁華也一去不復返了,只有長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著,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 登金陵鳳凰台 三四句就“鳳去臺空”這一層意思進一步發揮。

  • 《登金陵凤凰台》的创作背景说法不一。
  • 後來,李白登金陵鳳凰台時,用崔顥這首詩的韻律寫下了《登金陵鳳凰台》。
  • 三、四句就「鳳凰台」進一步發揮,東吳、東晉的一代風流也進入墳墓,灰飛煙滅。
  • 浩蕩東流之楚江衝破天門奔騰而至,碧綠江水東流到此迴旋澎湃,兩岸青山層巒疊現,一葉孤舟從天邊順流而來。

詩中“黃鶴”所指甚明,除了實體“仙鶴”之外,它的指向應該是即“一切”之意。 “不復返”,更是涵覆了生不逢時、歲不待人的無盡感傷。 “白雲”變幻難測,寓托著作者世事難料的吁嗟嘆喟。 如果說這個詞和“空悠悠”使人看到空間的廣袤,那么“千載”則使人看到了時間的無限性。

登金陵鳳凰台: 金陵鳳凰台-李 白

大凡物不平則鳴,李白看到金陵繁華褪盡的模樣,想到京城尚有官宦禍亂朝綱,即使今時長安還是維繫著表面的昌平和樂,但君臣若不思進取,誰又知他日是怎樣的景象? 登金陵鳳凰台 因此他在尾聯二句,從景到思,抒發了憂國傷時的情懷。 曾為孫吳、東晉、南朝等六朝古都的南京,先後更替了建業、建鄴、建康之名,霸業成空,煙花盛放,退居為安逸的江南名城。 它在唐朝叫金陵,回顧它作為帝都時擲地有聲的名號,此時的它更像是一座金碧輝煌的帝王陵園,供後世文人登高而賦,神遊古今。

據《景定建康志》:「其山積石森郁,濱於大江,三峰並列,南北相連,故號三山。」那江中「白鷺洲」,橫亙於金陵西長江裡,把長江分割成為兩半。 這首詩寫於唐玄宗天寶年間,為李白奉命「賜金還山」、南遊金陵時所作。 從遠古時代開始,鳳凰便一直被認為有祥瑞意義:美好時代,鳳凰則從天而降。

登金陵鳳凰台: 金陵の鳳凰台に登る 李白

這個典故講述了唐代著名詩人賀知章對李白的賞識。 賀知章,自號四明狂客,人稱「酒仙」,少年時即以文詞出名。 唐玄宗時期,他先後任禮部侍郎兼集賢院學士、太子賓客、檢校工部侍郎、祕書監等職。 天寶三年(744年)春,李白離開長安後,開始了歷時十一年的第二次漫遊。 他在詩中寫道:「一朝去京闕,十載客梁園」。 「梁園」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皇家園林,提起它啊,得先說說「梁國」和「梁王」。

  • 崔顥 唐開元年間進士,官至太僕寺丞,天寶中為司勛員外郎。
  • 五、六、七、八詠今日之景,而慨帝都之不可見也。
  • 此诗气韵高古,格调悠远,体现了李白诗歌以气夺人的艺术特色。
  • 五、六就台上所见,衬起末联“不见”、眼前指点,一往情深。
  • 怎奈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心頭。

”陸游所說的“杳杳有無中”正好注釋“半落青天外”。 “白鷺洲”,在金陵西長江中,把長江分割成兩道,所以說“二水中分白鷺洲”。 詩人沒有讓自己的感情沉浸在對歷史的憑弔之中,他把目光又投向大自然,投向那不盡的江水:“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登金陵鳳凰台: 登金陵鳳凰台詞句註釋

時間和空間的組合產生了歷史的縱深感和空間的開闊感,更加催生了鄉愁。 李白揮別京城,在黃河上乘船而下,天長水闊,波濤洶湧。 據说,應韋仲堪盛情邀請,李白曾一度卜居於九華山東崖的龍女泉側,在那裡留下了太白井、太白洗硯池、銀杏古樹等遺蹟。

登金陵鳳凰台: 登金陵鳳凰台

太白诗是通首混收,颢诗是扣尾掉收;太白诗自《十九首》来,颢诗则纯为唐音矣。 《艺圃撷余》:崔郎中作《黄鹤楼》诗,青莲短气。 识者谓前六句不能当,结语深悲慷慨,差足胜耳。 言诗须道兴、比、赋,如“日暮乡关”,兴而赋也。 登金陵鳳凰台 以此思之,“使人愁”三字虽同,孰为当乎? “日暮乡关”、“烟波江上”,本无指著,登临者自生愁耳,故曰:“使人愁”,烟波使之愁也。

登金陵鳳凰台: 鳳凰台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唐诗中最唯美的那些名句。 《诗境浅说》:(“吴宫”一联)慨吴宫之秀压江山、而消沉花草、晋代之史传人物,而寂寞衣冠。 付凭阑一叹,与“汉家萧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句调极相似,但怀古之地不同耳。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此二句,只是承上“凤去台空”,极写人世沧桑。 登金陵鳳凰台 然而先生妙眼妙手,于写吴后偏又写晋,此是其胸中实实看破得失成败,是非赞骂,一总只如电拂。

登金陵鳳凰台: 李白《登金陵鳳凰台》

三、四句就「鳳凰台」進一步發揮,東吳、東晉的一代風流也進入墳墓,灰飛煙滅。 最後兩句,面向唐都長安現實,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圍,自身報國無門,十分沉痛。 李白很少寫律詩,而《登金陵鳳凰台》卻是唐代的律詩中膾炙人口的傑作。 李白作詩信口而成,直抒胸臆,沒有彫琢痕跡,世稱「詩仙」,與「詩聖」杜甫齊名。

登金陵鳳凰台: 黃鶴樓 / 登黃鶴樓

天寶三載(744年),在洛陽與李白相識。 後寓居長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貧困,逐漸接近人民,對當時生活狀況有較深的認識。 及安祿山軍臨長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後逃至鳳翔,竭見肅宗,官左拾遺。

登金陵鳳凰台: 作者/出處

《登金陵鳳凰台》中明顯地充溢着一股渾厚博大之氣,它使李白觀古閲今,統攬四海於一瞬之間,且超然物外,揮灑自如。 不過,依他這首詩的最後二句「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此詩寫得意境開闊、氣魄宏大,風景如畫,情真意切。 且淳樸生動,一如口語,不能不令人嘆為觀止。

登金陵鳳凰台: 賞析一

評:起聯有意摹崔、斂四為二,繁簡併佳。 五、六就台上所見,襯起末聯“不見”、眼前指點,一往情深。 江上煙波,長安雲日,境地各別,寄託自殊。 崔顥《黃鶴樓》、李白《鳳凰台》,但略點題面,未嘗題黃鶴、鳳凰也。 ……故古人之作,往往神韻超然,絕去斧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