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意外法例7大伏位2024!(小編貼心推薦)

倘工場的資料,例如名稱、地點或工業工序日後有任何改變,該以指定表格 (可到職業安全行動科各區辦事處索取)向勞工處處長呈報。 舉例來說,《工廠及工業經營(在壓縮空氣中工作)規例》第21條,要求僱主在醫療室設置供放置食物及熱飲的食櫥,現時罪行的嚴重性是“非常嚴重”,我們建議調整為“輕微”。 又如《工廠及工業經營(應呈報工場的防火設備)規例》第5條,規定僱員不得阻塞走火通道,以確保火警發生時,通道暢通無阻;現時罪行的嚴重性是“嚴重”,我們建議調整為“非常嚴重”。

與工傷者、職業病患者及職業意外死者家屬並肩爭取應有權益; 2. 促進政府改善職業安全健康水平,保障工人生命安全; 3. 向市民推廣職業安全健康意識和資訊,協助預防意外發生。 (二)我們非常關注在二○一一年建造業的意外個案的上升,其中致命工業意外的數字為22宗,而二○一○年全年只有9宗。 我們留意到大型基建工程陸續展開以及即將實施強制檢驗舊樓規定,會為建造業的職安健狀況帶來持續挑戰。

工業意外法例: 政府監管仍未到位

此文章內任何與 Bowtie 產品相關的內容僅供參考及作教育用途,客戶應參閱相關產品網頁內詳細之條款及細則。 如果僱主買了勞工保險,僱員遇上工傷是否一定可以有得賠? 理論上符合條件是可以獲賠,但還是要視乎保單保障額是否足以向你作出賠償。 本文章內容由 Bowtie 團隊 提供並只供參考,不代表 Bowtie 立場,Bowtie 對任何人因使用或誤用任何信息或內容,或對其依賴而造成的任何損失或損害,不承擔任何責任。 判傷後約兩星期,你會收到勞工處的補償評估證明書,講述有關判傷的結果。 若你和僱主也同意判傷結果,僱主就會在21日內向你支付賠償,整個判傷也告一段落。

  • (二)我們非常關注在二○一一年建造業的意外個案的上升,其中致命工業意外的數字為22宗,而二○一○年全年只有9宗。
  • 另外,勞工處已就裝修及維修工程加強地區巡邏及在非辦公時間的巡查,以防止承建商採用不安全的施工方法。
  • 小蠔灣污水處理廠日前發生1死3傷的工業意外,有專業團體認為政府需檢討現行的密閉空間及有關之安全健康法例,另外又提出各項於密閉空間的工作安排建議,例如避免以人身進入密閉空間工作,盡量使用數碼工具等。
  • 喪失工作能力是指任何意外使受害人永遠或暫時喪失以任何身份工作的能力,而且如果沒有發生該意外,受害人應該有能力以該身份工作。
  • 她認為如機器操作有危險部分,令人有機會受傷,應該要有安全罩等裝置。
  • 上星期三,按立法會《議事規則》我簽署預告,政府將於5月25日,在立法會首讀《2022年職業安全及職業健康法例(雜項修訂)條例草案》,以修訂《工廠及工業經營條例》及《職業安全及健康條例》。
  • 意外中一名女保安員在健康院入口處工作期間,被倒下的閘門壓倒,送院後證實不治。

截至去年12月7日,勞工處共錄得23宗致命工業意外,建造業佔22宗。 歷年來,建造業的致命率、意外率居所有行業之首,其中「高處墮下」是發生最多的一類意外;從意外數目來看,餐飲服務業佔最多,但致命個案宗數為零(見下表)。 針對上述的建造業工作,勞工處出版了相關工作守則及指引,當中說明這些工作的潛在風險及所需採取的預防措施,供業界參考以保障工人安全。 另外,近日天氣十分乾燥,在風高物燥的季節,勞工處亦呼籲承建商、僱主及工人加倍小心預防火警,避免引起火災。 2013年10月發出的”工作守則 – 船上密閉空間工作”建議應用一套安全工作系統來安全地管理在船上密閉空間(或圍封空間)中進行的’工程’。 該系統要求安排具資歷人士(“合資格人士”或”認可人士”)為空間進行空氣測試及評估風險。

工業意外法例: 立即下載 Yahoo 新聞 app

行政會議通過後,便可以刊登《憲報》,將法案交到立法會。 工業意外法例 上星期三,按立法會《議事規則》我簽署預告,政府將於5月25日,在立法會首讀《2022年職業安全及職業健康法例(雜項修訂)條例草案》,以修訂《工廠及工業經營條例》及《職業安全及健康條例》。 如僱員身體受傷是由僱主與第三方(包括其他人或實體)同時疏忽、違反法定責任或其他不法行為所引致,受傷的僱員亦可透過普通法,向該名人士或實體追討損害賠償。 僱員透過普通法追討賠償是獨立訴訟,與其根據《僱員補償條例》提出的申索無關。

工業意外法例

「我覺得Mirror事件讓我們重新反思,是否真的因『調查中』,就什麼也不能透露?」Fay說。 勞工處回覆指,就過去一星期發生的工業意外,正全速進行調查,以確定意外成因,查找有關持責者的法律責任,以及提出改善措施。 2007年銅鑼灣三越百貨舊址發生過天秤意外,造成兩死五傷,天秤安全問題曾引起社會高度關注,強烈要求政府、業界加強工業安全,可惜同類事故從未絕跡。 今次秀茂坪天秤意外發生時,天秤並未負重,而且天氣良好,業界人士判斷,很可能是天秤本身有問題,而非外在因素所致。 政府已開展調查,公眾期待盡快找出事故原因;若事故涉及人為疏忽,必須嚴肅追究責任。 政府已宣布向全港所有使用天秤的地盤進行安全檢查,確保運作安全及安裝穩妥,這是非常必要的亡羊補牢舉措。

工業意外法例: 相關文章

按照條例修訂,極嚴重職安健違法行為的最高罰款額及最高監禁年期,分別提升為1,000萬港元及兩年,明顯令阻嚇力大增。 僱主是工業意外的最終責任人,發生事故要承擔與後果相稱的處罰,當然會重視職安保障,採取足夠的措施預防意外。 工業意外法例 修例提高罰則,真正目的不是為了懲罰僱主,而是要促進安全操作,避免意外頻生,其實是更好地保障僱主利益和工人安全。

在勞工法例中的《僱員補償條例》保障了因工受傷僱員的權益,一般適用於所有根據僱傭合約或學徒訓練合約受僱的全職或兼職僱員。 由香港僱主在本港僱用,而在外地工作時因工受傷的僱員,同樣也受保障。 當中列明僱員因工及在僱用期間遭遇意外而致受傷,或患上《僱員補償條例》所指定的職業病,僱主有責任支付補償。 另外,他又指現行的密閉空間及有關之安全健康法例於20年前訂立,有檢討的必要,僱主及承建商有責任保障工人安全健康,並應提供充足保護設備予員工工作使用,另外僱主以至相關官員及議員都應參與核准工人及合資格人士課程,以了解對密秘空間工作安全的重要性。

工業意外法例: 工傷須知:在意外發生前如何自保?

因為醫生的醫療報告是證明工傷的關鍵,如果報告上沒有寫明工傷,之後就無法作出任何賠償。 「當他們都沒有在工作時,又怎能被勞工處職員看出工作中的危險行為?」蕭倩文還指,就算地盤上有潛在風險之處被發現,通常會發以吿票警告工人要注意安全,而勞工處職員一旦離開,地盤往往繼續照常開工。 她相信,如果政府加強巡查和執法,例如一有安全問題便勒令停工直到有所改善為止,應該可以從源頭杜絕致命安全事故。

主診醫生會通知勞工處安排判傷,你會收到勞工處的判傷通知書。 同樣地當你的病假已結束,要在一個月內辦理工傷病假跟進手續。 除了遞交病假紙,你亦要交出判傷通知書,職員會為你預約到醫院判傷。

工業意外法例: 責任承擔者的角色

施政報告提到,將5年平均每千名建造業工人工業意外率由2021年的29.8%降至2026年的26.8%。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黃國指,近日發生很多意外,工業意外情況比以往惡劣,並直指施政報告中的KPI只談及工業意外率,但事實上,過去5年工業傷亡及職業傷亡的致命人數有逾1300人,數字極高,且死亡數字一直居高不下,認為應另設死亡率KPI。 (四)為提升從事建造業的外籍人士的職安健意識,勞工處除以中英文外,還以巴基斯坦文、印尼文、印度文、泰文、尼泊爾文及菲律賓文,印製建築地盤安全的職安健刊物和宣傳品,派發給少數族裔人士,並上載勞工處的網頁。 勞工處也與少數族裔人士支援服務中心、非政府機構、商會及工會等合作,舉辦研討會、工作坊、講座及其他推廣活動,以及到少數族裔人士工作的建築地盤探訪,直接向他們傳達工作安全及健康訊息。 類似的情況,經常出現在私營工程當中,原因有二:首先,工人和僱主之間的權力不平等,即使前者預判工作現場存在風險,也難以要求僱主作出改善;其次,僱主本身的安全責任意識不高,通常不會強制工人遵守安全標準、使用安全用具,而是更加強調工作效率。 而這兩大原因,又和《職安健條例》當中沒有明確規定責任的灰色地帶息息相關——當難以追溯僱主法律責任,僱主自然更加輕視工人的安全風險。

工業意外法例

二○二一年,共發生四宗飛棚致命意外;二○二二年至今亦已發生一宗同類意外。 過往有不少意外均涉及使用梯子進行離地清潔工作時墮下而致嚴重受傷或死亡。 即使在距離地面不高的地方工作,有關風險亦不容忽視,故此在可行情況下不要使用梯子。 小蠔灣污水處理廠日前發生1死3傷的工業意外,有專業團體認為政府需檢討現行的密閉空間及有關之安全健康法例,另外又提出各項於密閉空間的工作安排建議,例如避免以人身進入密閉空間工作,盡量使用數碼工具等。 工業傷亡權益會今日(12日)表示,過去一星期,本港連續4日發生奪命工業意外,導致4名工人喪命,當中包括本月7日屏山吊臂車意外、8日大埔29歲男工飛墮平台、9日赤柱地盤圍板砸工人以及10日香港仔女工天台工作墮樓,造成4名工人喪命,1名工人重傷。

工業意外法例: 勞工保險索償流程

荃灣早上發生工業意外,一名女工被糖果機夾到,昏迷送院後死亡。 事發早上約8時半,現場是沙咀道45號荃運工業中心一個單位,受傷女工被送往仁濟醫院,經搶救後不治。 今晨(16日)8時30分,沙咀道45號工廈一間中式糖果廠房,一名姓卜(64歲)婦人,操作一部88厘米高的攪拌機,將糖及水攪拌以便製作賀年糖果。 期間,卜婦懷疑失足跌入攪拌機內,工友發現立刻停機兼報案。 消防及救護人員趕至現場,隨即將陷入昏迷的卜婦救出,她右肋骨及右上膊骨折、手部燒傷,由工友陪同送往仁濟醫院搶救,惜終證實不治。

工業意外法例

只要取得醫生、註冊牙醫或勞工處普通或特別評估委員會證明需要缺勤,即取得醫生證明書,證實有工傷病假的需要。 若傷者受傷後,無法照顧自己日常生活,第三者需要暫時放棄自己的工作。 工業意外法例 例如太太辭職照顧受傷的丈夫,而造成太太的經濟損失,但照顧時間的長短,須視乎傷者的傷勢何時穩定,這項第三者經濟的損失亦可依據合理的計算取得賠償。

工業意外法例: 勞工處灣仔辦就業博覽提供逾3000空缺

除非僱主已經提供足夠的免費醫治,否則僱主須要支付其醫治工傷的醫療費用(包括診金、外科收費或療法收費、護理、入住醫院、藥物、治療物品及藥用敷料的費用等),直至註冊醫生證明僱員無需作進一步治療為止。 另外,如果僱員因為工傷而需要接受物理治療、職業治療或脊醫醫治,僱主亦必須負責相關費用。 受傷僱員將被視為永久喪失工作能力,並按上述永久喪失工作能力補償的規定評定補償金額。 受傷僱員的永久喪失賺取收入能力程度,將由勞工處處長委任的僱員補償評估委員會評定。

《職業安全及健康條例》為僱員在工業及非工業工作地點,提供安全及健康的保障。 若僱員在受僱工作期間遭遇意外以致身體受傷,或患上《僱員補償條例》指明的職業病,其僱主則須負上法律責任,支付補償。 將來收入的損失,這是由法庭裁決日之後起計算,傷者因傷被裁定為喪失了工作的某些或全部能力、造成他日後將有收入上的損失。

工業意外法例: 工業意外創新高 職安監管勿放鬆

常見的工業意外包括建築工地工人從高處墮下,或工作環境中存在劣質工具,導致傷亡。 另外,羅致光又指,勞工處加強了工地巡查的工作,若巡查中發現有違例事項,會視乎個別情況,對違規者作出檢控。 在2020年至2021年上半年,因僱主或承建商違反職安健法例而被法庭定罪的檢控個案約有2800宗,當中罰款總額共達約2200萬元。 除僱主或承建商外,勞工處若發現僱員違反職安健法例,亦會考慮作出法律行動。 在上述期間,約有160宗因工人違反職安健法例而被法庭定罪的個案,當中共涉及約40萬元罰款;其中一宗涉及致命工業意外的個案,工人更被判處監禁2星期。 登上新聞的奪命工業意外以外,工權會多年來陪伴的,更多是寂寂無聞,身上背負不同程度工傷的工友。

工業意外法例: 情況1:病假少過七天 + 沒有導致永久喪失工作能力

此外,本處亦會加強巡查其他建築工地,包括涉及懸空式棚架的工程,若巡查發現有違反職安健法例的規定,定會依法處理。 過去一星期,本港連續4日發生奪命工業意外,導致4名工人喪命。 有關注工業傷亡權益組織批評,勞工處僅向有關僱主發出「暫時停工通知書」,此舉行禮如儀、毫無作用,亦無助業界加強對施工安全的關注,要求勞工處從速向公眾公開交代意外成因及處方的跟進工作,並加強突擊巡查全港地盤。 有勞工界代表倡議提升小型工程中安全督導員的要求及培訓,從而令工人的工作環境更有保障。 本港致命工業意外每年發生20宗左右,過去十年數字並沒有下降趨勢。

工業意外法例: 發生工業意外後,應如何呈報?

鑑於各行各業的經營情況不同,一刀切的休息時段模式難以適用於所有行業,因此指引鼓勵僱主和僱員透過商討訂定既適合僱員,又能應付業務運作需要的休息時段安排。 勞工處已透過不同的渠道(包括互聯網)和推廣活動宣傳指引。 勞工處並沒有就建造業工人在加班工作期間發生的工業意外另行編製統計數字。

清潔窗戶前,要確保窗戶已安裝窗花,而該窗花亦須上鎖或固定,以防止窗花開啟;若窗戶沒有安裝窗花,必須站在地上進行清潔窗户工作。 傷者痊癒後,由勞工處或醫生安排日期,帶同病假證明書副本,前往勞工處職業醫學組辦理銷假或判傷手續。 工業意外法例 該器官或器具在香港製造或出售,並由「義製人體器官及外科器具委員會」證明屬僱員所需的及費用合理,否則僱主不需要負責相關費用。

工業意外法例: 倡勞處制訂認證 要求進修

她憶述,本港曾發生一宗嚴重意外,有工友於室內更換冷氣雪種後,疑因殘留在空氣中的物質接觸到火種而釀成爆炸,導致現場20多名工友受傷。 可是,特區政府現行的其中一種職安監管,是透過1988年成立的職業安全健康局,作為法定機構提供顧問和諮詢服務,包括評估機構的安全管理和措施,以及員工的職安健表現。 但蕭倩文認為,只要僱主未能發自內心地為工人安全著想,就無法從上到下仔仔細細清除所有風險,那些官方諮詢服務也不過是走走流程、為做而做。

工業意外法例: 通知僱主

工權會強烈要求勞工處從速向公眾公開交代意外成因及處方的跟進工作,並加強對全港地盤的突擊巡查,採取更嚴厲措施嚴懲違例僱主,積極監察施工安全。 Bowtie (「保泰人壽」)是持牌人壽保險公司及香港首間虛擬保險公司,致力於填補健康的保障缺口。 工業意外法例 Bowtie 透過創新科技及醫療專業,提供零中介、免佣金,更方便的網上平台,讓客戶隨時隨地獲得「自願醫保計劃」產品報價、核保及索償服務。 Bowtie在 2021 全年於直接銷售渠道中持續排行第一。 講師: 專業人士或職安局顧問 授課語言: 粵語 入學條件: 1. 你須帶齊所有文件(身份證、判傷通知書、醫療文件和所有病假紙副本)到指定醫院判傷,負責判傷的是「僱員補償(普通評估)委員會」,由一名勞工處事務主任、兩名註冊醫生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