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座落成的薄扶林水塘容量最初只得200萬加侖,但當年全港用水量為每日50萬加侖,加上冬季雨量少,儲水量不足,很快不敷應用。 說到這十二個山系景點,並非全數都在荒山野嶺,細看Terrence的作品,便會發現某些景物,他會使用寫實方式來表達,好像青衣的青欣山,欲尋找月曆中的風景,只要沿郊遊徑走十五分鐘來到一號觀景台,便能飽覽青馬大橋的美景。 陽明山莊位於淺水灣大潭水塘道88號(中原樓市片區:淺水灣)。 港島區雖較九龍及新界細小,但行山徑的數目卻一點兒也不少。 當中以黃泥涌水塘為數條行山徑(包括大潭郊遊徑、港島徑、黃泥涌峽徑、金督馳馬徑及衛奕信徑等)的總匯,配以黃泥涌水塘公園,及相對便利的對外交通,使其成為一個不錯的郊遊及行山好去處。 因香港島缺乏可供發展成集水區的土地,政府決定擴建大潭谷的供水系統,落實派斯提出的大潭計劃的第二期工程,興建大潭副水塘,以收集從大潭上水塘溢出的食水。
- 為雙向分段收費,乘客需以八達通或流動電子支付工具付款,並於上車及下車時以同一張卡或賬戶各確認一次。
- 大潭道近紅山廣場設有一段短小的分隔車路,另外在廣場外設有道路預留位,估計是預留予已告吹,來往柴灣和香港仔的81號幹線。
- 首先從陽明山莊旁的入口出發,沿著一道石級,走不了多久,就可登上433米高的紫羅蘭山。
- 石橋建於1907年,以花崗石建造,呈拱形結構,由上窄下寬的巨柱承托,而橋頂亦設飛簷裝飾。
- 港島區雖較九龍及新界細小,但行山徑的數目卻一點兒也不少。
- 這路段途經多個二次大戰時的軍事遺跡,實在難以想像這裡當年曾發生激烈的戰事。
- 而大潭水塘路線組合極多,均尚算平坦易走,相當適合行山初哥。
若你在到達淺水灣坳時已感到筋疲力盡,可以選擇往西走,約二十分鐘後就可以到達淺水灣了。 由畢拉山道起步,經金督馳馬徑出大潭水塘道、渣甸山、小馬山,沿鰂魚涌樹木研習徑到鰂魚涌基利路,全程大部分為衞奕信徑第二段。 1907年,第一期工程完成,副水塘储水量为2240万加仑,而中水塘则为1.96亿加仑。 为了便于分办多个位于大潭的水塘,大潭水塘又称为“大潭上水塘”。
大潭水塘道: 陽明山莊
難度5級 [中級路線]短評大潭景色美不勝收,穿梭於各具特色的水塘之間,沿途參觀石橋及水壩建築,就像上了香港水務歷史寶貴的一課。 沿著大潭水塘道倘佯,可以欣賞到多個至少具105年歷史、已成為古蹟的水務設施,天色良好之時更能看到水塘波光粼粼、水色山光的景緻。 由大潭郊野公園南門步行到大潭篤4號燒烤場,再南行到大潭篤水塘水壩並折返起點,需時只約2小時。
- 另外,黃泥涌峽道至陽明山莊一段為灣仔區及南區的分界線;陽明山莊至大潭副水塘一段為東區及南區的分界線;大潭副水塘以東則全屬南區。
- 李偉明介紹這條橋的制式,橋有三個半圓拱券,每個圓孔之間相距一樣是50英呎(15.2米),相等於1.5架巴士長度。
- 只是說到教他感受最深刻的,便是創作飛鵝山自殺崖的畫作,因為難度較高,為了呈現令他滿意的效果,他更多次來到現場取景,用心感受景致背後的魅力。
- 車輛通過水壩一般只要約145秒,平均車龍不超過200米。
- 部分駕駛技術欠佳的私家車司機,更因未能在該段路面上從巴士車旁駛過,引致交通嚴重阻塞。
而大潭水塘路線組合極多,均尚算平坦易走,相當適合行山初哥。 大潭水塘道 接上大潭道後便來到大潭郊野公園南門,沿水塘道走可飽覽其餘三座水塘,而且輕鬆易走。 四座英式風格的百年石橋是水塘特色之一,走在其中仿如置身百年前的香港。 前往黃泥涌水塘公園,可乘坐港島區的巴士,如6號或41A等,在黃泥涌峽道的最高點,油站對開的黃泥涌水塘公園站下車。
大潭水塘道: 服務時間及班次
大潭水塘道始至香港島黃泥涌峽,黃泥涌水塘公園之西北、淺水灣道、黃泥涌峽道與布力徑之間的交通交匯處,該處也是港島徑第四段的終點,同時也是港島徑第五段之起點。 大潭水塘道之中段與大潭道之中段,交加於大潭篤水塘以南、大潭童軍中心以西。 大潭水塘道終於大潭童軍中心以東、大潭港以西、紅山半島以北。 大潭水塘位於香港島,是其中一處熱門郊遊地方,不少明星也來打卡。 但你知唔知,水塘除了湖光山色優美外,原來有21項法定古蹟,當中6條是古橋,還有維多利亞風格拱橋。
這趟我按着山系風景月曆的推介前來打卡,發現大潭水塘水壩的風景最教我印象深刻。 歷史悠久的大潭水塘,共有二十一處地方被列為水務歷史建築法定古迹,更設有全長約五公里的水務文物徑,有興趣到此一遊的朋友,可由嘉亨灣乘搭14號巴士至大潭郊野公園下車,即可按着沿途可見的地圖前來散步。 至於欲一睹Terrence在山系風景月曆中介紹的大潭篤水塘石橋美景,只須從大潭郊野公園南門巴士站徒步約十五分鐘便可到達,沿路鋪得十分平坦,很適合周末來趟郊遊樂。
大潭水塘道: 服務時間
不少行山人士都選擇站在石拱橋上打卡,以水塘做背景影相留念。 西高山行山路線有兩個起點,喜歡挑戰的可以選擇在香港大學港鐵站起步,懶人可以直接搭車上到去山頂凌霄閣起步。 大潭水塘是按照百多年前的標準來設計,包括交通規格亦是如此。
另外,此路線亦有部份班次會繞經赤柱監獄及馬坑邨,詳情可參閱「服務時間及班次」章節。 大潭水塘,是由大潭上、中、副及大潭篤水塘四個水塘組成,規模龐大,並可欣賞到英式石橋,風景優美,個人為大潭是港島區入門山徑之首選。 大潭水塘,即現時的大潭上水塘,是繼薄扶林水塘後,第二個建成的水塘。 大潭水塘道 在十九世紀的末期,隨著人口的增長,港府展開了大型的水塘興建計劃,先後完成了薄扶林水塘、大潭上水塘及黃泥涌水塘。
大潭水塘道: 郊遊好去處
最後在終點巴士站前方行人道落差較低處返回行人道乘車。 離開抽水站建築群後向北行,可到達大潭水塘行山路線行程的最後一站——最近經常在各大風景相片「洗板」的大潭篤水塘水壩觀景點。 沿著繼續大潭水塘道北行,大潭水塘行山路線途中會經過3條屬於法定古蹟、已具115年歷史的石橋。
不过,因当时经济不景气,加上1874年发生严重风灾后需要赈灾,该计划于该年暂时搁置。 阳明山庄位於浅水湾大潭水塘道88号(中原楼市片区:浅水湾)。 雅柏苑位於東半山大潭水塘道7號(中原樓市片區:東半山)。 在美國會所站出發,向行車相反方向行走5分鐘,行至浪琴園盡頭護土牆的樓梯,沿樓梯向下行至盡頭,左邊會有一個缺口;穿過欄杆後繼續走,沿引水道一直向下行,便到達石灘。 這裡曾經是《龍爭虎鬥》取景場地,在電影中李小龍乘船上岸的碼頭,便是位於這個石灘。
大潭水塘道: 交通
鑑於香港人口急增,薄扶林水塘的儲水量不敷應用,當局於1883年動工興建大潭水塘,第一期工程於1888完成。 1894年,香港爆發鼠疫,市民對清潔食水需求殷切。 大潭水塘道 當局先後在1897至1917年間增建大潭副水塘、中水塘和大潭篤水塘以應付需求,而第一期所建的水塘則改稱為「上水塘」,以資識別。
除陽明山莊以西及大潭道以東的大潭水塘道兩端小段外,其餘大半路段均不准機動車輛行駛。 從淺水灣坳只要花約四十五分鐘,就可到達大潭中水塘及大潭篤水塘。 水塘的水面澄明如鏡,但只要你細心點看,就會發覺水面穿插著一些小動物,當中很多都是巴西龜。 這種外來品種似乎已成功在香港建立了龐大的勢力,在很多水塘都可找到牠們的蹤跡。 但緊記不要嘗試捕捉或傷害牠們,因所有在香港野外生長的龜類都是受法例保護的。 大潭水塘道 只要你在淺水灣坳往東走,緩緩沿著蜿蜒的山路而行,就可到達大潭公園的水塘區。
大潭水塘道: 大潭水塘道88號
大潭水塘由上水塘、副水塘、中水塘及大潭篤水塘組成。 上水塘是全港第二個建成的水塘,源於港英政府開發維多利亞城(今中西區)後,人口增加,食水供應不穩。 開埠初期,沒有健全的供水系統,居民只能從水井與溪流打水。
這個建築群包含了抽水站、多間員工宿舍、與排煙設施,自1905年起陸續落成。 與水塘一樣,抽水站是昔日港島供水系統不可或缺的設施,日以繼夜抽食水。 建築物名稱照片建築年份地址備註參考大潭上水塘石橋1888年大潭上水塘1994年列為一級歷史建築,2009年9月18日列為法定古蹟。 大潭上水塘石砌輸水道1888年大潭上水塘1994年列為一級歷史建築,2009年9月18日列為法定古蹟。 大潭上水塘水壩1888年大潭上水塘1994年列為一級歷史建築,2009年9月18日列為法定古蹟。
大潭水塘道: 第 3 站 香港仔下水塘
因大潭地勢適合貯水,大潭大部份範圍均在1883至1917年間分數階段被改建成多個水塘(包括大潭上水塘、大潭副水塘、大潭中水塘以及大潭篤水塘),為港島供應食水。 今次介紹的大潭水塘行山路線是大潭水塘道靠近大潭篤水塘的一段,該段路為較平坦的瀝青道路,全程沒有梯級,方便好行。 (圖片來源:秋之風景寫真站網站圖片)在紅葉涼亭行約30分鐘,便到最後一個景點, 黃泥涌水塘是水務設施古蹟水塘,由黃泥涌水塘行不用10分鐘,即到達巴士站,可乘巴士到灣仔及中環。 要前往陽明山莊,可以在中環乘坐城巴6號、新巴66號,或在北角碼頭乘坐新巴63號,在黃泥涌水塘公園下車,沿著大潭水塘道就可到達陽明山莊旁衛奕信徑第一段的起點。
遊人不但可悠閒享受沿途山光水色,更可從各個山頂位置,鳥瞰香港全景,欣賞摩天大樓及維多利亞港。 被綠意盎然的大潭郊野公園包圍著,前臨南區海灣景致,為住客及會員提供別樹一幟的多元生活體驗,成就優雅極致的享受。 陽明山莊的完善設施,包括全港最佳的私人健體中心、室內及室外泳池、互動遊樂室、高級餐廳,以及悉心設計及裝潢佈置的服務式住宅等,全面迎合及體貼每一位住客的需要。 不論是短期一個月留港公幹或度假,或長達兩年的租約,入住陽明山莊即可體驗真正的舒適豪華生活。
大潭水塘道: 路線資訊
此外,大潭水塘道沿途設有涼亭、長椅,讓大家走累時稍作休息。 乘搭新巴14號或城巴314號線(只於夏、秋季運行),大潭水塘行山路線於大潭郊野公園站下車,即可抵達大潭郊野公園南門。 於旁邊的公廁梳洗或方便過後,即可開始沿大潭水塘道開始行程。
大潭水塘道: 陽明山莊 近期成交
他们的祖先约于1600年由广东省东北部的梅州市梅县区及五华迁来,以耕种维生。 水塘开始兴建时,村民全部得到政府的赔偿和徙往柴湾。 最后工程于1917年完工,并在1918年2月2日由当时的港督梅含理揭幕。
大潭水塘道: 路線資料
大潭篤水塘水壩1912年至1917年大潭篤水塘1994年列為一級歷史建築,2009年9月18日列為法定古蹟。 大潭篤水塘水掣房1917年大潭篤水塘1994年列為一級歷史建築,2009年9月18日列為法定古蹟。 大潭水塘道 大潭篤水塘紀念碑1918年大潭篤水塘1994年列為一級歷史建築,2009年9月18日列為法定古蹟。 大潭篤原水抽水站員工宿舍1907年大潭篤原水抽水站1994年列為一級歷史建築,2009年9月18日列為法定古蹟。
大潭水塘道: 山頂南區2022年一二手市場合共錄得75宗成交 按年跌62.5% 創2015年有紀錄以來新低 成交金額107.81億元 中原何兆棠:2023年一手成交量增200% 二手樓價及租金波幅有5至10%
約晚上7時左右大潭篤水壩就有機會亮燈,令水壩更添感覺。 走畢大潭上水塘後,遊人可選擇沿柏架山道行約2小時到太古,沿路可以看到港島東區城市景觀,與水塘風貌完全不同;或可走港島林道─美景路段,約1小時到大潭道,於迴轉處乘巴士離開。 如只是想遊覽黃泥涌峽徑的話,可沿這大潭水塘道繼續上山,約5分鐘後到達陽明山莊對開的停車場接入該徑。 南朗山行山路線三面環海,除了南朗山另一邊的海洋公園動感天地之高峰樂園一帶全景,入邊望到香港仔避風塘及玉桂山,另一邊則望到深水灣、淺水灣、中環、南灣及舂坎5個沙灘,喜歡望海的朋友不能錯過。 劏青蛙是近年新興的挑戰路線,其名稱的由來因香港島的形狀看似一隻青蛙,由港島東走到港島西貫穿香港島的路線就好像將青蛙劏開一半。
大潭水塘道: 陽明山莊 位置地圖
鶴藪水塘位於八仙嶺郊野公園,被鶴藪水塘家樂徑圍繞,起點左邊是緩緩的上坡路,右邊則是遠足界有名的「六十八級」樓梯,登頂後即可俯瞰八仙嶺郊野公園群峰下的水塘景致。 起點在陽明山莊的「盡頭」,記得一定是盡頭的那一個入口, 那個入口處有個大閘阻止汽車進入,是石屎路。 謹記不要去錯另一邊的行山入口,只要見到大潭郊野公園這個路牌,就是正確的行山起步路線了。 此路線大致沿大潭篤水塘塘畔行走,道路既平坦又寬闊,可輕鬆地漫遊四座具歷史價值的英式古橋。 沿途所設的無障礙設施大致良好,唯獨洗手間的衛生情況太也惡劣,亟待改善;而水塘的上下車地點也對輪椅使用者甚為不便。 電動輪椅使用者Terry:今次試行的大潭水塘的路段相當平坦,對輪椅使用者的挑戰不大,配上英式古橋建築,沿途景色宜人。
大潭水塘道: 陽明山莊 山景園 4座
大潭篤原水抽水站二號員工宿舍1936年大潭篤原水抽水站1994年列為一級歷史建築,2009年9月18日列為法定古蹟。 大潭篤原水抽水站1907年大潭篤原水抽水站1994年列為一級歷史建築,2009年9月18日列為法定古蹟。 大潭篤原水抽水站煙囪及排煙道1907年大潭篤原水抽水站1994年列為一級歷史建築,2009年9月18日列為法定古蹟。 大潭篤原水抽水站高級員工宿舍1907年大潭篤原水抽水站1994年列為一級歷史建築,2009年9月18日列為法定古蹟。
大 潭 水 塘 道 兩 旁 及 柏 架 山 以 南 一 帶 , 草 木 繁 茂 , 極 為 適 宜 本 土 野 生 動 物 繁 衍 生 長 。 在 這 裏 , 不 時 可 以 聽 見 赤 麂 及 豹 貓 的 叫 聲 ; 靈 活 的 赤 腹 松 鼠 , 則 常 在 樹 上 穿 梭 往 來 。 其 他 經 常 出 沒 的 哺 乳 類 動 物 包 括 針 毛 鼠 、 箭 豬 、 鼬 獾 、 果 子 狸 、 小 靈 貓 等 。 不過由於大潭道的設計乃根據當時的交通文化而設的,所以沿線路面相當狹窄,尤其是石澳道至大潭水塘道一段更以多彎聞名。 大潭篤水塘水壩兩邊入口在2018年8月25日,交通燈訊號已經開始運作,實施單線雙程行車。 雖然能與同行的健全朋友入內一起進餐,但該處並沒設置涼亭供遮蔭,「好天曬,落雨淋」,實為美中不足。
大潭水塘道: 香港
這段路平坦好走,左邊看到大潭中水塘,就像是一塊綴在綠林之中的綠寶石,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生輝;右邊則能清楚看到淺水灣及南灣一帶的景色,及在淺水灣對出的熨波洲。 只要舉頭一望,不難發現幾隻麻鷹在天空中盤旋,牠們有時更會飛得頗接近地面,很容易觀察。 紫羅蘭山徑是環繞紫羅山山腰的一段山路,起點位於黃泥涌水塘,但最終也會通往淺水灣坳。 這一段路平坦易走,比起登上紫羅山,走紫羅山徑明顯地沒有那麼費力,所以較適合一家大小或行山新手。 大潭水塘是一个位于香港岛东的大潭郊野公园之内的水塘。 广义上,大潭水塘是指大潭上水塘、大潭副水塘、大潭中水塘及大潭笃水塘;而陕义上,大潭水塘则是大潭上水塘的真正名称。
大潭水塘道: 巴士
利用水壩作為行車通道的交通政策,乃基於百多年前構思,如今已不能應付人口增長及地區發展所帶來的交通流量。 政府早於1996年已有計劃把毗連水塘的一段大潭道,由5米闊行車道擴闊為7.3米闊的標準雙程分隔車道,以配合大潭道整體交通容量。 工程範圍包括把大潭篤水塘堤壩上的一段大潭道,擴闊為7.3米闊的標準雙程分隔車道,同時沿行車道旁興建一條1.6米闊的行人路,以及擴闊堤壩以南的接駁道路。 當局預計工程可於2000年底動工,並於2002年完成,後來有關計劃卻不了了之。
大潭水塘隧道出水口石屋1880年代灣仔大坑道2009年12月18日列為二級歷史建築。 大潭水塘於1888年至1917年間分期落成,分別由大潭上、中、副及大潭篤水塘四個水塘組成,規模龐大,大潭水塘已被列為歷史古蹟。 大潭水塘由大潭上水塘、大潭副水塘、大潭中水塘及大潭篤水塘組成,其中主霸及石橋已落成超過100年,更被列為法定古蹟,景色非常優美。 此站鄰近淺水灣道1號、香港木球會及香港女童軍總會新德倫山莊;沿大潭水塘道步行可達黃泥涌水塘公園、大潭郊野公園及陽明山莊。 大潭水塘道(Tai Tam Reservoir Road)為一港島道路,西北起黃泥涌峽道近深水灣道交界,東南訖大潭篤原水抽水站外的掘頭路,中間途經大潭上水塘、大潭副水塘、大潭中水塘及大潭篤水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