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士公園體育館位於九龍黃大仙鳳舞街40號(毗鄰港鐵樂富站),於1978年啟用。 體育館提供多元化的康樂設施,歡迎個人及團體於開放時間內租用。 此外,體育館每月均舉辦不同類型的康樂體育活動,歡迎市民報名參加。 竹園北邨 竹園體育館位於九龍黃大仙竹園道竹園北邨,於1986年10月1日啟用。 彩虹道羽毛球中心位於黃大仙彩虹道150號,即前啟德遊樂場舊址,鄰近黃大仙警署及新蒲崗雙喜街,由港鐵黃大仙站步行前往約需10分鐘。
黃大仙竹園北邨屬於房委會租置屋邨之一,但有居民揭發,屋邨簷篷近日有多處外牆出現裂痕,業主立案法團委託結構工程師調查後,發現8幢大廈的簷篷混凝土樓板厚度、鋼筋數目與間距等設計,均與房屋署批出的施工圖則不符,混凝土樓板厚度不足,鋼筋間距亦過闊,部分甚至折斷。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共有15個因撤銷買賣協議而收回並在居屋2022重售的單位。 重售單位包括在居屋2020年出售的單位,分別位於沙田的彩禾苑及粉嶺的山麗苑。
竹園北邨: 竹園北村 住宅 最新放售樓盤搜尋結果
房委會租置屋邨之一、黃大仙竹園北邨爆出結構問題,樓宇簷篷出現裂痕,經調查後發現混凝土樓板厚度、鋼筋數目、間距皆與施工圖則不符,部分鋼筋甚至折斷,威脅居民安全。 協助居民的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柯創盛要求房屋署委任或外聘註冊工程師,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作全面調查,如果證實裂痕源自潛在建築缺陷和結構性問題,房屋署應承擔責任。 ,簡稱「TR」),舊稱三叉型大廈,是香港公共房屋的一種標準型大廈設計,分為Y1型、Y2型、Y3型及Y4型,於1984年至1992年期間落成的公共屋邨(尤其是納入租者置其屋計劃的公共屋邨,即可拆售公屋)及居者有其屋(居屋)最為常見。 ),又名竹園鄉或竹園村(Chuk Yuen Village 或 Chuk Un Village),為香港九龍北部的地區,原爲黃大仙一帶整片區域之地名,現在通常僅指竹園北邨和竹園南邨一帶,即黃大仙道與馬仔坑道以北、沙田坳道以西、翠竹花園以東的範圍。 現時竹園村落規模大大縮減,並演變為竹園聯合村(Chuk Yuen United Village)。 竹園北邨位於黃大仙穎竹街8號,由房委會發展,屬租置計劃公屋,入伙日期由10/1987開始。
外觀方面,顯徑邨彷彿每層單位向外推,後來Y3型大廈採用同類設計;而朗屏邨則彷彿整幅向外推,後來和諧式大廈採用同類設計。 根據當地歷史記載,竹園村西面原有一條河,由北面山脈流往竹園,再經蒲崗注入九龍灣,但至1960年時,竹園村附近明顯的河溪僅有東面發源於鑽石山的鳳凰溪。 2011年12月中,因路面重鋪工程,7M線巴士站暫時遷往竹園道東行竹園體育館門外,不駛進竹園邨總站;工程至2012年3月竣工,7M線站位後已移入總站,但九巴網站仍有一段時間未有更新,顯示7M線停靠路邊巴士站。
竹園北邨: 竹園廣場
1957年,港英政府下令強征並清拆包括竹園鄉原居民村屋在內的竹園木屋區以建立徙置區,按照政府原來的計劃,當地的私家屋地可獲每平方尺象徵性賠償六毫三分,而其他農戶、商戶和廠戶生計則不作任何安排。 黃大仙祠本來也在清拆之列,不過在東華三院的遊說之下幸而得到保留。 重建前的黃大仙下邨為政府徙置區,稱為黃大仙徙置區,於1957年至1961年落成。
- 第二次世界大戰及國共內戰後,有大量難民從中國大陸湧入香港,在多個山頭興建木屋和鐵皮屋。
- 除了小西灣邨、翠屏南邨、長亨邨、天耀邨的Y4型公屋大廈因為同邨內設有和諧式大廈而導致整條屋邨的所有大廈沒有出售之外,其餘大部份Y4型公屋大廈均已透過租者置其屋計劃出售,而擁有最多Y4型大廈屋邨為港島南區的華貴邨,華貴邨共有5座樓宇採用Y4型設計。
- 置於豐田Coaster後的一組編號(如有)只於交通迷界內使用,其他人(包括行內人士)均沒有對小巴有此稱呼。
- 竹園北邨(Chuk Yuen Estate)小巴總站,位於九龍黃大仙區竹園穎竹街竹園北邨橡園樓對出,位於私家路範圍內,供38M線使用。
本人已查閱貴公司的 私隱政策 和 收集個人資料聲明 ,並同意貴公司使用本人於此所填寫的個人資料作直接促銷。 置於豐田Coaster後的一組編號(如有)只於交通迷界內使用,其他人(包括行內人士)均沒有對小巴有此稱呼。 的乘客)於指定港鐵車站乘搭港鐵並不能享有此項優惠;若全月通加強版或迪士尼綫月票乘客乘搭上述指定港鐵車站以外的付費車程,優惠則仍然適用。 原屬黃大仙下邨(即重建前)的第8座最初名為BB座,俗稱業主樓。 竹園北邨 而黃大仙下邨第二型徙置大廈的座名則以雙英文字母定名,如ZZ座、YY座、XX座等。 按照「舊式徙置大廈重建計劃」及「整體重建計劃」,第1-7、9-33座於1980年至1991年間清拆重建,現在重建工程已經完成。
竹園北邨: 竹園北邨 筍盤推介
若因錯漏而引致任何不便或損失,本公司及中原網頁概不負責。 以上形式的「劏房」可按當區房屋需求靈活配合,由最少半翼尾端到全部三翼尾端改裝均可,而且兩邊單位可以有不同的改裝方式。 首批設有「劏房」的Y3型大廈為良景邨良偉樓及良俊樓,1988年6月完工;最後一批則為天耀邨耀富樓及耀民樓,以及德田邨德盛樓,1992年4月完工。 在此期間,一共有24幢(原訂為25幢,後來鳳德邨硃鳳樓因安置戶反對而未有加建)設劏房的Y3型大廈落成。
- 黃大仙區議員丁志威向《香港01》表示,竹園北邨居民早前進行維修工程時,發現邨內大廈外牆出現大量裂痕,業主立案法團曾與房署交涉,惟署方經審查後,認為已超出署方承諾的保養範圍,不會出資安排維修執漏。
- 與舊式公屋一樣,Y型大廈曾大量採用俗稱「三支香」的插筒式晾衣裝置,後來才改用與和諧式大廈設計相容的不鏽鋼晾衣架。
- 2019年,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公佈計劃收回市區三大寮屋區——茶果嶺村、牛池灣村及竹園鄉的私人土地,以興建公屋、居屋、綠置居及港人首次置業樓盤。
- 有趣的是,過海隧巴103線總站於1987年12月7日延長至此,節儉的中巴將過海隧巴106線的「竹園總站」布牌廢物利用,造成經常為公共屋邨總站加上「邨」字的中巴與九巴互換命名習慣的奇景。
- 現時,「竹園」之名一般就是指這兩條公共屋邨以及巴士總站一帶的地方,而「黃大仙」則指黃大仙上下邨及港鐵觀塘綫黃大仙站一帶。
有趣的是,過海隧巴103線總站於1987年12月7日延長至此,節儉的中巴將過海隧巴106線的「竹園總站」布牌廢物利用,造成經常為公共屋邨總站加上「邨」字的中巴與九巴互換命名習慣的奇景。 接辦103線的城巴向來沒有使用「邨」字的習慣,故此繼續沿用「竹園總站」名稱。 本文介紹的是竹園邨的坑狀露天巴士總站:關於位於沙田㘭道,1985年6月前稱「竹園」的巴士總站,詳見「竹園總站」。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調整九龍專綫小巴第38M號的車費〉[交通通告],2011年6月20日。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調整九龍專綫小巴第39M號的車費〉[交通通告],2013年1月29日。
竹園北邨: 竹園北邨停車場
除長亨邨以及天耀邨因同邨設有和諧式大廈而沒有出售外,其他屋邨的Y3型大廈皆已透過租者置其屋計劃出售;跟Y2型一樣,出售比率較高。 另外,4座Y3型大廈不作出售當中,只有1座Y3型大廈是早期型設計,其餘3座Y3型大廈是後期型設計。 顯徑邨顯沛樓與顯德樓、以及朗屏邨畫屏樓與喜屏樓,由於兩座樓宇之間的距離太近,故此兩座大廈互相相鄰的翼尾單位的互相對望位置窗戶,改為兩個相連的三角形向外窗台,確保該等單位景觀不受遮擋。
邵又指出,現時長者資助院舍及長者日間護理服務輪候時間過長,不論本港政經環境如何,政府都一直未能解決,令部份長者未能得到適切照料,批評政府沒有正視問題,對此感到憤怒,「每屆政府都信誓旦旦話會解決,但到最後都逃之夭夭,或將個波傳畀下一屆政府」。 事發今日清晨5時許,竹園北邨梅園樓33樓單位起火,消防員接報破門入屋灌救,在睡房內發現陳男,身旁有一盤燒過的炭,他當場證實死亡,其母則倒臥客廳,昏迷被送往明愛醫院治理,於上午6時14分被證實死亡。 警方在現場未有檢獲遺書,稍後將安排驗屍,以確定兩名死者的死因,案件列作誤殺及自殺案,由黃大仙刑事調查隊跟進。 黃大仙竹園北邨發生家庭慘案, 2月27日清晨5時許,梅園樓33樓一個單位起火,消防員接報趕抵破門入屋灌救,並發現一名51歲男子及80歲老婦倒臥家中,失去知覺。 據了解,一名患末期腸癌的男子疑因厭世,在睡房燒炭自殺,當場死亡,惟濃煙直逼客廳,連累其母吸入昏迷,送院搶救後不治。
竹園北邨: 成交記錄
而大窩口邨富強樓亦多兩人確診,分別是11歲女童(#13428)和78歲男子(#13463),資料顯示,早前該廈一名81歲婦人(#13146)已確診,而較早前確診、居於葵涌邨逸葵樓的女子(#13117),是大窩口邨保安。 市場內部採用開放式設計,環境寬敞,產品展示區整齊統一,讓市民在舒適的環境中輕鬆購物。 竹園市場內設有近90個商鋪,從新鮮食材、乾貨海味,到熟食小店、餐廳,應有盡有,照顧每一位顧客的不同需要。 設計師選用「竹」作為主題,打破傳統設計,在天花及橫樑掛上一排排成流線型的翠竹,展現流水般的韻律和動感,配合竹編藤藝吊燈及日式和紙吊燈,營造簡潔清新及富空間感的購物環境。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成員柯創盛表示,運房局獨立審查組早前書面回覆法團稱,裂痕和石屎剝落問題或許涉及樓宇老化,或相關維修保養問題,現階段不擬採取進一步跟進行動,他批評有關說法是不負責任,認為審查組應作出全面、深入的調查。
其時,新來港難民搭建的木屋與竹園村原居民的村屋混合在一起,「聯合村鄉公所」亦於此時成立。 竹園北邨(Chuk Yuen Estate)小巴總站,位於九龍黃大仙區竹園穎竹街竹園北邨橡園樓對出,位於私家路範圍內,供38M線使用。 竹園邨巴士總站(Chuk Yuen Estate Bus Terminus,城巴新巴地點代號為CHY),位於九龍黃大仙區竹園竹園道竹園北邨蕙園樓對出、竹園南邨華園樓及竹園廣場對面,近竹園體育館,是一個露天巴士總站,採用平行式月台設計。
竹園北邨: 竹園北村 屋苑
根據運輸署《服務詳情表》,此路線共需使用7輛小巴提供服務。 竹園北邨 九龍專綫小巴路線38M,由承泰有限公司(客運營業證編號4493C)營辦,來往竹園北邨及黃大仙站(沙田㘭道),途經竹園街市。 順帶一提,黃大仙下(二)邨中的和諧三型樓宇,曾經本來擬建相連長型第二款大廈,後來因搬遷工作延誤及適逢和諧式大廈的推出,而改為現今設計,亦使相連長型第二款大廈成為少數未曾興建的公屋型號。
業主立案法團其後自行委託結構工程師調查,發現屋邨有8幢大廈的簷篷混凝土樓板厚度、鋼筋數目與間距等設計,均與房屋署批出的施工圖則不符,混凝土樓板厚度不足,鋼筋間距亦過闊,部分甚至折斷。 在黃大仙祠建廟之初,當地仍以「竹園」爲名,直到政府在竹園鄉南部興建黃大仙上邨及黃大仙下邨後,「黃大仙」才逐漸取代「竹園」成爲該區主要地名。 2019年,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公佈計劃收回市區三大寮屋區——茶果嶺村、牛池灣村及竹園鄉的私人土地,以興建公屋、居屋、綠置居及港人首次置業樓盤。 自從黃大仙上下邨於1960年代落成後,「黃大仙」作爲屋邨所在地地名逐漸變得比「竹園」更加普及,雖然黃大仙祠的地址至今仍然保持是「竹園村2號」。 1921年,梁仁庵道長得到黃大仙降乩指示從廣州南遷到香港弘道,並於竹園村西面興建了一座廟宇,是為黃大仙祠,同年又設立嗇色園負責廟宇管理。
竹園北邨: 黃大仙 | 嘉峰臺
馬鞍山恆安邨恆山樓、恆峰樓和恆海樓是新界區以至全港首批同類建築,於1987年2月16日入伙;跟較舊式類型公屋大廈一樣,恆安邨的Y3型大廈在入伙初期,單位大門設有投信口,直到1990年代中旬由設於地下大堂的信箱取代。 現時竹園村仍有約數十間房屋存在,稱爲竹園聯合村,位於沙田坳道及龍翔道交界處、黃大仙站(沙田坳道)巴士總站旁。 「聯合村」之名約產生於1950年代,有可能是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有大量外來難民遷入當地,使竹園村變成姓氏繁雜的村落,故以「聯合」之名以示不同族姓合村的情況。 不過「聯合村」內已無原來的建村的竹園林氏族人居住,村內現居的原居民多爲稍後期的清代以後才遷入竹園的客籍村民後代。 第二次世界大戰及國共內戰後,有大量難民從中國大陸湧入香港,在多個山頭興建木屋和鐵皮屋。 1953年,政府便撥出黃大仙廟後面山區為竹園徙置區,即現時竹園北邨、竹園南邨及黃大仙上邨一帶,1954年第一期約1500間平房落成,來自紅磡觀音山等木屋區居民遷入。
體育館於1988年6月1日啟用,提供康樂設施,歡迎個人及團體於開放時間內租用。 此外,羽毛球中心每月均舉辦康樂體育活動,歡迎市民報名參加。 竹園南邨是黃大仙區其中一個公營租住房屋,原址是竹園平房區,新屋邨於1984年入伙,附設的巴士總站亦於同年5月5日刊憲。 一個月後九巴1號線由橫頭磡延長至上址,服務乘客前往旺角及尖沙咀,翌年年尾把同樣於樂富為總站的11C線延長至上址。 直至竹園南邨向黃大仙祠方向發展,九巴才先後開辦5E、7M、2B等新路線,以應付日益增長的交通需求。
竹園北邨: 中學:黃大仙區
由於早年曾發生多宗居民從Y3及Y4型大廈天井不慎墮樓意外,房屋署於1993年11月斥資6,000萬港元,將相關大廈的欄杆由1.2米加高至1.5米;此前,Y2型大廈梯間圍欄亦於1991年陸續加高,以防止意外發生。 由於1970至1980年代正值太空科幻主義的興起及流行期,故此不少在該時期建造的公共房屋(連同Y型大廈)都會以富未來感的Eurostile字體,作為停車場、大廈外牆的文字標識系統。 丁志威指,事件反映房署當年在監工出了問題,而且建築材料明顯存在質量問題,認為房署應負起責任,為居民維修樓宇執漏,他與多名立法會議員周三(6日)將召開記者會交代事件。 大致上,兩本族譜所提出的說法是:林氏早於宋代便來到九龍一帶定居,最早居住地可能是西貢北佛堂或九龍一處名爲彭蒲圍(已不可考具體位置)的地方,後再遷移到竹園村和蒲崗村一帶開枝散葉,期間肯定經歷過清初影响巨大的遷界與復界史。
竹園北邨: 竹園北邨 松園樓 (8座)
Y2型大廈最高的一層原本設有空中花園供住客享用;譬如祥華邨祥德樓35樓就設有一個,為當時香港公共房屋之中最高的花園,花園內除了種植植物外,更設置康樂設施予住戶使用,例如氹氹轉、乒乓球檯等。 不過大部份屋邨因保安問題而封閉,最後不作開放而導致花園荒廢;而在後來落成的Y3及Y4型大廈,天台更不再設計空中花園於頂層供住戶使用。 Y型大廈是香港房屋委員會(簡稱「房委會」)成立後首款非長型標準設計的公屋/居屋大廈,分別在1981年(Y1及Y2) 及1984年(Y3及Y4)發表。 顧名思義,Y型樓宇的橫切面呈「Y」字型,三條翼樓自中央電梯大堂放射而出。 至於單位方面,每標準翼設8個單位、每個標準樓層24個單位,但部份樓宇(尤其是1988年及以後落成的Y3型大廈,但不包括抽起改作居屋出售樓宇)的A、B及C翼(其中一至三翼)尾端一至兩戶被分間成合共3至6伙一人單位(而該等單位俗稱「劏房」),使一層可以有多於24伙。 而在屋宇設備標準方面,每座Y型大廈均設6台升降機,並以每2部升降機為一組,每隔3層設立層站;而升降機機房設於上層天台(而緩衝區則設於天台層),使升降機可直接服務最頂層。
竹園北邨: 竹園北邨
直至1973年香港房屋委員會成立,為區別原黃大仙政府廉租屋邨(後改稱「黃大仙上邨」),改稱黃大仙下邨。 及至大約1980年,政府把原屬下邨,但位於龍翔道以北的第8座撥歸上邨管理。 竹園北邨 這座大廈屬於第一型徙廈,原用作安置受竹園村清拆影響又擁有地契的村民,因此在興建時已有獨立廚廁。 為免與原有的黃大仙上邨第8座混淆,房委會把以座數辨別的大廈分別冠上名稱,並將原下邨第8座命名為「長欣樓」。 本公司擬使用閣下的個人姓名、電話號碼、傳真、地址或電郵地址處理閣下的申請、回覆閣下查詢並作地產代理服務的促銷及向閣下提供中原集團其他公司的資訊。
小巴38M和52線的總站雖同稱為竹園邨,但不在此站內,該兩個總站分別為竹園北邨總站和竹園南邨總站。 現已停辦的65線則在竹園邨總站前面的路邊設站,經竹園邨總站掉頭,詳見竹園街市總站。 現時此路線與九龍39M線合共使用14輛豐田Coaster小巴行走,包括6輛16座位小巴及8輛19座位小巴。
竹園北邨: 竹園北邨總站
唯本會不會為第三方網站就該網站的個人資料(私隱)政策的執行情況負責。 蒲崗村道體育館位於九龍黃大仙慈雲山蒲崗村道120號(毗鄰聖文德天主教小學),於1996年7月15日啟用。 牛池灣體育館位於九龍清水灣道11號牛池灣市政大廈1樓,毗鄰牛池灣街市,埸館於1987年4月23日啟用。
竹園北邨: 裝修送你除甲醛(已完結)
李俊為了證明自己不是瘋子,是「神探」,加入戰團,跳進狂徒的佈局,必須跟時間競賽,破盡舊案新案,才能將殺人「神探」緝拿歸案。 社會福利署表示,涉事家庭並不是社署社工跟進的個案,署方社工已就事件聯絡兩名死者的家屬,並按他們的福利需要提供相關服務及協助。 此外,元朗相繼有屋苑「中招」,例如元朗溱泊10座、原築2座均上榜,其中原築2座一名1歲男童(#13502)染疫。 另外,元朗Grand Yoho第2座亦出現源頭不明個案,患者是一名36歲男士(#13427),在1月23日出現病徵,他在上海抵港。 而於屯門,海典軒2座亦上榜,涉一名17歲女子(#13424)。
竹園北邨: 黃大仙龍趣園何鴻燊公園
)是香港的租者置其屋計劃屋邨,位於九龍東黃大仙北面,穎竹街至沙田坳道之間。 本邨於 年間落成,由嘉怡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此屋邨,也是東頭邨14-18座重建受影響居民,以及慈雲山邨「問題公屋」提前遷出居民指定接收屋邨。 單位間隔設計以Y3型作藍本,但佔地較各款Y型大廈為小,故此較適合用於市區佔地較小的地盤,而大、中、小型單位比例亦較其餘3型平均,部份大型單位更可以間三間睡房,適合各類家庭人數的需要,並且較Y3型有更大互換性,方便隨時改作居屋出售。 大部份Y4型大廈樓高35層,但有小部份位於市區的Y4大廈只興建了24-34層,以應對當時啟德機場飛機航道而設立的高度限制,即東頭邨、翠灣邨、小西灣邨及李鄭屋邨;當中,東頭邨同款大廈的機房設於頂樓,而水缸高度亦相應降低,以盡取發展潛力。 每座單位數量較少,只有約 個單位,每翼6至9伙,每層18至25伙不等。 而李鄭屋邨的孝廉樓和孝慈樓亦是所有Y型樓宇中層數最少的兩座(只有24層 , 比其他Y4型少11層)。
金滙地產高級客戶經理吳楚嬌表示,黃大仙公屋竹園北邨桃園樓高層5號室,面積489方呎,開放式間隔,以綠表價315萬易手,呎價6442元。 香港接連出現多宗殘忍至極的兇殺案,死者全是逍遙法外的嫌疑犯,兇手自稱「神探」,私刑執法,挑戰警察。 精神病患者李俊(劉青雲 竹園北邨 飾),發病前是警隊的皇牌,當年外號就是「神探」;如今活成廢柴,淪落街頭。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調整九龍專線小巴第38M及39M號線的車費〉[交通通告],2022年8月8日。 竹園北邨 黃大仙下(一)邨建成時,為問題公屋事件中慈愛邨40座及慈民邨61-65座受影響居民,以及慈樂邨17-23座重建居民的指定安置屋邨。 其後,此邨按租者置其屋計劃把邨內部份單位出售予租戶,現由業主立案法團管理屋邨事務。 直至2020年6月,此邨僅有73.6%單位出售,屬租置計劃中出售率較低的屋邨之一。
竹園北邨: 竹園北邨 近期成交
竹園北邨曾設有擬建小學用地及擬建中學用地各一,但是由於當區學位供應充裕,分別改建為園東臨時房屋區及鵬程苑;其後園東臨時房屋區再拆卸重建為盈福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