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一向是美食天堂,也愈來愈多特色 Café 進駐,唯今 Tadaima 便是其中之一。 除了有咖啡及輕食之外,更有多款來自日本各縣的酒供應,讓人不醉無歸,不論早上來還是晚上來都各有不同的體驗,愛喝咖啡和日本酒的人不要錯過。 位於元朗的 Find 灣仔茂蘿街7號1樓 The Way 灣仔茂蘿街7號1樓 日式咖啡廳今年 2 月尾才正式開張,店舖面積不大,只有吧檯位置約 8 個座位。 從門面到裡面的每一個細節,都充滿日本昭和感的復古氛圍。 裡面採開放式廚房設計,客人可以看著店員煮咖啡及做甜點,非常療癒。
此外,在展期內更會舉行大約十場由本地遊組織活現香港領遊的免費公眾導賞團、一系列工作坊,以及一場主題為「未來的我們」的分享會,跟展覽一樣歡迎有興趣的朋友預約出席參觀。 悶在香港,想來趟既有趣又具教育意義的本地遊體驗,此刻正在灣仔茂蘿街7號舉行的《後。生》展覽,或許會是你的那杯茶。 展覽以長者生活的挑戰、銀髮前輩的精采設計作品及為樂齡人士設計的好物等作主題,讓大家向「未來的我們」致敬。
灣仔茂蘿街7號1樓: 香港樓宇目錄
新店版本嘅雞蛋依然半熟滑溜、充滿蛋香,包住茄汁炒飯,再加上煮至軟腍入味嘅和牛同燒汁,味道豐富。 該地段的業權原先由美國公司Burrows and Sons及Lawrence Mallory擁有。 約於1905年,香港置地投資有限公司擁有該地段的業權,並在1910年代中期在該地段興建10幢樓宇。 當中的茂蘿街3-9號及巴路士街6-8號較早時已被政府收購及維修。 跟藍屋相似,政府維修時利用剩餘的綠色油漆塗於這幾幢樓宇的外牆,因此上述屋群又名為「綠屋」。
此保育活化項目範圍包括十幢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的戰前樓宇,為符合現時建築及防火條例的要求,項目的活化設計中需要對歷史建築作出適當改動,以提供殘疾人士使用的升降機、走火通道和其他消防及樓宇設備。 另外,項目亦盡量保留樓宇內有特色的建築元素和物料,其中包括項目範圍內的露臺、瓦頂、法式木窗戶、金屬欄杆和室內木樓梯等。 灣仔區議員李文龍表示,過去「茂蘿街7號」作為「動漫基地」,對附近街坊未必吸引,可以「用得着」,現由市建局管理,望增加不同社區用途。 「拓展公共空間」總監單懷亮表示,社區空間未有既定概念,但泛指是一些地方,可促進當區居民的社區網絡,回應社區需要,認為市建局除被動地開放予公眾及團體申請舉行活動,亦要主動地利用空間去營造社區。 他指,市建局剛在大半年前才自行管理「茂蘿街7號」,望多與居民互動,找到最適合當區的運作模式。
灣仔茂蘿街7號1樓: 香港好去處:【元朗綻放粉紫色繡球花海!姆明小屋+北歐風童話國度!免費入場打卡一流!】
在他如此創新的想法下,改變了公共藝術表現形式的遊戲規則。 在我的定義裏,計劃型公共藝術的內涵特質,傾向於開放更多元的、具有藝術公共性的表現型態,完成密度較高的佈局與策略運作。 其實「計劃型公共藝術」比較像是一種創意式的自我定位,也是定義我個人訴求的操作內涵,因為確實並沒有這個名詞存在,索性我就開始這麼宣稱。 動漫基地前身綠屋建於1920年代,分兩批完成,最早一批在1916年至1922年間落成,樓高4層,是廣東式四層高唐樓的典型建築,包括露台建築。
- 門口打卡位放著兩張懷舊的木椅,店內環境和裝飾都具有日式復古氛圍。
- 活動也不需限時限刻,晨曦日出時份,灣仔區內長者早也出動晨運。
- 水煮魚選用了多種辣椒乾,如四川指天椒乾、特辣指天椒乾、青花椒和紅花椒,連同蒜頭一併爆炒,香味十足。
- 韋志成表示,局方邀請逾300名持份者,制定新營運策略,歸納出「築動文化‧連繫生活」作為項目的新定位。
- 位於灣仔二級歷史建築內的新Cafe,店名解作日本明治時期的大宅,主打日式復古風格,分為Cafe、餐廳和燒酎吧三個區域。
為台灣室內設計專技協會理事,以及多所大學之室內設計講師。 去年以人文會所《界|轉摺》奪下德國 iF 傳達設計獎(飯店/ 灣仔茂蘿街7號1樓 SPA /美食)。 山隱建築室內設計於1981年正式創立,整合建築、室內,景觀設計。 30多年來,歷經古典、新古典、現代極簡,至今自創「生活禪」空間美學,旨在探討生活空間的本質。 在住宅空間裏,堅持尊重住者的生活文化與需求,以專業探求知性與感性的現代空間;商業空間中,關懷企業形象與訴求,營造空間的屬性,突破超越想像的界線;建築空間則融合國際觀與綠能在地化,並強調內外一整性。 江洋輝:所以我認為我們兩個只是處理的標的物不同,但思考模式和哲學觀點卻可以相互連結,展覽的空間規劃我們也有相似的理念。
灣仔茂蘿街7號1樓: 家樂福進品商品
點2 Shots會連埋抹茶粉同茶道工具奉上,係因為第二杯會由茶師帶領你自己手拂,可以親身體驗到日本茶道文化! 而兩款抹茶中以鹿鳴較受歡迎,香氣到味道都帶抹茶嘅獨特甘甜,完全唔苦。 利東街曾是香港喜帖印刷舖集中地,現今的新人雕塑、「囍」字裝置都是為此象徵。 但原來利東街曾經歷重修的爭議,反對者認為重建計劃會扼殺了利東街的傳統特色,也的確現在現面目全非,有多少人知道囍帖街這段的歷史。 歌手謝安琪《囍帖街》一曲以利東街重建事件為題,表達對事件的惋惜之情。 舊灣仔郵政局是香港現存最古老的郵政局,1915年啟用,1990年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1993年改為環境資源中心,名為「環保軒」,展出環境保護的古跡、資料。
香港靚景打卡好地方很多,走上繁華街道,隨時欣賞到海港景色、五光十色的都市打卡點。 走到郊外,不妨遊歷離島或郊野行山路徑,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灣仔茂蘿街7號1樓 導覽全香港18區,推薦香港特色打卡小店,更會整理地區漫遊路線。
灣仔茂蘿街7號1樓: 保留唐樓紅磚牆設計 和洋折衷 日本明治浪漫風情
項目範圍包括十幢建於1910年代,現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的戰前樓宇。 經保育活化後項目盡量保留樓宇的建築元素和物料,其中包括露臺、法式窗戶、欄杆和木樓梯等。 活化後的建築群亦包括一個約300平方米的公共休憩空間供社區享用。 不過動漫基地人流不足導致經營困難,市建局在2018年7月底合約期滿後無聲無息停辦動漫基地,改名為「茂蘿街7號」。 灣仔區議會主席、文化監察主席楊雪盈批評,茂蘿街7號經營不善、定位不清,比其前身動漫基地更差,起碼動漫基地看來更活潑。
其實並不是什麼機會,運氣,而是每一件事情你所面臨的選擇。 局方以「許願樹」裝置,把居民對「飛榕」的集體回憶傳承,將舊區居民一般在傳統節慶中,會為家人親友許願祈福的習俗,以科技和互動的新方式,將「飛榕」帶予社區的祝福延續下一代。 據項目設計師Nichole指,前來許願的市民只需站到樹的中央,向許願樹說出願望,整棵許願樹便會亮起幻彩光效,同時播放特色音樂,寓意已收到許願者的祈願。
灣仔茂蘿街7號1樓: 卡日式 Cafe 推介:九龍城 渋い洋食屋 Shibui
此時值得回味回歸後,過去5位財爺面對不同經濟時期的理財之道,不時亦出現具爭議的構想。 提起四川菜,除了大眾印象中大紅大辣的水煮美食外,其實還有其他辣味較溫和的菜式,如果你也愛好中式或辛辣料理,或許「紅花會」會合你口味。 餐廳愛以傳統川菜配上本地食材,變奏出各式精緻配搭,能盡情享受麻辣鮮香盛宴,絕對是與親朋好友相聚歡談、大快朵頤的不二之選。 另有提供拿坡里最受歡迎的街頭食品炸薄餅(Pizza fritta)。 而炸麵條(frittatine di pasta)做法則是在麵條上淋上白汁、火腿和豌豆,再裏上麵糊及麵包屑炸成,外表金黃,實在令人無法抗拒。
近來,和洋食堂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冒現,而位於茂羅街二級歷史建築嘅”Maison Meiji” ,屬小編近來造訪嘅店中最高質! 店家中”Maison” 喺法文中解作「大宅」,”Meiji” 則係表示日本嘅明治時代,如店名所示,係一間主打明治和洋折衷風格嘅喫茶店。 藍屋建築群採用「留屋留人」的方式活化,允許居民繼續居住,並開設香港故事館,介紹灣仔以致香港的歷史文化。
灣仔茂蘿街7號1樓: 卡日式 Cafe 推介:旺角Sonia Coffee
「茂蘿街7號」提供展覽、社區工作坊、表演、電影放映會等各式各樣的社區活動,並設有約300平方米的公共空間,以及展覽室、多用途室等地方供市民租用,項目亦提供商店和餐飲等設施。 要先從他們的角度觀看,否則即便是一件「好」作品,對於擁有不同時空與文化脈絡的觀眾而言,不見得能帶來真正的心靈感受,那可能就不是一個「成功」的作品了。 空間,不單指有形的建築量體與格局場域,還包含了抽象的心理感知空間,兩者同樣具有「藝術性」的價值,同樣可與人們進行多樣層次的對話。 講求功能性與物質的現代潮流,將空間塑造成一個個大型獨立作品,擁有華麗新穎的外衣,多元齊全的配備,卻忽略了「以人為本」的交流。 山隱建築設計(signArchi),以「愛與關懷」為出發點,找到了最真切的答案。 展覽最後一個部分是玩具製作工房,可以使用由扭蛋機扭出來的3D打印物料,即席體驗製作玩具的滋味。
掌握一手潮流資訊,搜尋全球購物情報、潮爆扭蛋玩物擺件,滿足潮人生活所需;同時提供生活小貼士,介紹潮流家品家電提案、懶人食譜,倡導較健康生活品質。 香港與內地亦全面通關,包括開放全部口岸及取消出行前核酸檢測要求! 灣仔茂蘿街7號1樓 本【家樂福線上購物網】將依照個人資料保護法相關規定保護您的個人資料,相關隱私權保護政策,請參考本【家樂福線上購物網】隱私權保護政策。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如:電子書)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如:線上掃毒),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者。
灣仔茂蘿街7號1樓: 政府資助設計中心辦展覽 灣仔茂蘿街7號如死場
十幢擁有百年歷史的老唐樓被添上一層鮮亮的綠漆,搖身一變成了灣仔最顯眼的歷史地標之一,「綠屋」這個貼切的名字也由此而來。 與藍屋一樣,這些位於茂蘿街和巴路士街的公寓均帶有法式門和鐵欄杆陽台。 茂蘿街7號位於灣仔茂蘿街7號(中原樓市片區:灣仔)。
壽司郎登港後熱潮未減,品牌再引進居酒屋杉玉SUGIDAMA,於灣仔插旗! 與壽司郎一樣,杉玉SUGIDAMA主打高質又經濟的美食,店內提供多款居酒屋美食,如杉玉薯仔沙律、柔情綿綿蔥吞拿、柔情綿綿蔥吞拿及烤鮟鱇魚肝拌柚子醋啫喱等。 品牌更於灣仔月街開設了首間旗艦店,除了一系列手拂抹茶特飲外,新增了咖啡系列、全日美食菜單,以及純素無糖的抹茶及焙茶口味軟雪糕。 整間餐廳以簡約實木元素打造,充滿悠閒氣氛,最適合與好友共聚放鬆。 最後一站去到Bluewerks的期間限定音樂體驗咖啡店。
灣仔茂蘿街7號1樓: 灣仔美食餐廳推介7. 壽司郎居酒屋:杉玉SUGIDAMA
依照消費者保護法規定,網路購物消費者享有商品到貨七天之猶豫期間,但退貨的商品必須為全新狀態且完整包裝未經拆封(包含內外包裝、贈品等)。 為保護您的權益,在本【家樂福線上購物網】指定門市出貨之前,您都可以申請取消訂單(但若您的商品為訂製商品,且已經製作,您將無法取消訂單)。 但若當次訂購享有跨產品或滿額 / 滿件優惠者,若有需要取消或退貨時,您須將當次訂購之商品訂單全部取消或退貨,提醒您退貨時會有運費問題產生,故下單時請先確認您所需要的尺寸及各項細節。
灣仔茂蘿街7號1樓: 電話 : 2408 8080
新一年,規劃新開始,只要發揮創意,本港不少公共地方也可不分晝夜「地盡其用」。 其中,市建局在灣仔的保育項目「茂蘿街7號」,地面約380平方米的公共休憩空間,上月即由香港設計中心「小試牛刀」夥拍多個團體,一口氣連辦10個活動,由日出瑜伽、下午論壇到晚上辦音樂會,務求該處24小時也「為人所用」。 負責策劃的一口設計工作室設計總監梅詩華說,期盼附近居民及團體也懂來享用這地方,令這地跟社區連為一體。 香港設計中心表示,設計光譜項目在政府資助下,承租了茂蘿街7號3樓共4個展覽空間,以亞洲的設計元素為主題,舉辦了4個展覽,而因應疫情,原定今年第3季開展的設計展覽將延後至明年2月,展覽空間屆時重新開放。 新一份施政報告即將發表,而在上一份施政報告,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資助香港設計中心於灣仔茂蘿街7號設立活動中心,向公眾推廣設計,惟活動中心幾乎沒有活動,冷冷清清,被商戶形容為「死場」。 區議員批評設計中心經營不善、定位不清,吸引不到市民,租用場地門檻之高又令團體卻步,促市區重建局向有活化成功經驗的團體取經及合作,改善相關配套。
灣仔茂蘿街7號1樓: 卡日式 Cafe 推介:元朗 Find The Way
但其實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香港粉嶺就有一個被喻為「港版彩虹眷村」的壁畫村 – 坪輋壁畫村。 幾年前因推出「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坪輋村民當時面臨收田及拆村的命運,促成打鼓嶺坪輋保衞家園聯盟,村民希望以壁畫村引起香港市民的注意,於是組織一班義工及多個團體為村落加添色彩。 4樓是有天橋的部分,兩條天橋連接巴路士街的幾幢部分。 巴路士街幾幢部分能看見新舊建築風格交融,也很有特色。
到達4樓就有椅子坐下給大家觀賞茂蘿街7號修復過程紀錄片,讓大家更了解綠屋。 另外,茂蘿街7號亦有提供導賞團供公眾人士參與,大家可在地下詢問處查詢。 前身為綠屋建於1920年代,樓高為4層,是廣東式4層高唐樓的典型建築,包括露台建築。 後來政府回收後,茂蘿街的3、5及7號以綠色的油漆美化外牆,綠屋因而得名。 Cafe區域就設有吧檯,可以邊喝咖啡邊看著咖啡師沖調咖啡或茶;而酒吧則由獲獎無數的日藉調酒師Masahiko Endo主理,提供多種威士忌、燒酒做的Cocktail。 本人已查閱貴公司的 私隱政策 和 收集個人資料聲明 ,並同意貴公司使用本人於此所填寫的個人資料作直接促銷。
《以家人之名》和《琉璃》分據八月電視劇和網絡劇熱播之首,九月的熱鬧又會屬於哪幾部作品呢? 以往職場劇總是被嘲爲「披著職場外衣的愛情劇」,《平凡的榮耀》在打破這一認識上還是下足了功夫的。 導演呂行在金融顧問的陪同下,探訪金融機構進行實地體驗,並學習了投資行業的相關知識,劇組還採訪了大概100位上海金融行業人士,選了大約20多個金融案例植入劇中,力求展現一個專業的金融職場。 新地發展的屯門NOVO LAND第2B期,今日以折實平均呎價約13288元推出首批146伙單位價錢,該盤隨即於下午開放示範單位參觀,項目售樓處旋即湧現排隊人潮,整體氣氛理想。 《人民日報》健康用戶端18日報導,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感染病中心首席專家蔡衛平指出,中國在前段時間已經有較多人群被感染,形成了一定的群體免疫,所以目前不太可能引起新一波的流行,短期內也沒有跡象表明… 舒適單位設計雅致,為住戶打造既時尚又愜意的居家生活。
2003年創立麻粒國際文化試驗(VERY CONCEPTION),象徵地成為後八理念的某種延續。 提出「計劃型公共藝術」之概念作為界定個人策展實踐之思考創見,曾獲三屆文化部公共藝術獎最佳策劃獎。 江洋輝:目前我算是處於一個休息充電的狀態,算是我個人創作上的必要,一方面我也需要找到新的戰場、新的「玩的模式」。 就目前的體制限制而言,我覺得我可以擁有的發展空間可能已經置頂了,所以我目前處在觀察階段。 因為,若環境的遊戲規則沒有改變,我就會覺得自己一直被綁住,所以一方面也會開始思考與NPO、企業等民間機構合作的可能,而不要受限於公共藝術法規的制約,同間,我也繼續在培育後輩,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他們,訓練專業的藝術管理人。 這也是為何我的同事與同行們常暱稱這間公司就是一所「麻粒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