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都戲院大火2024詳細攻略!專家建議咁做…

新世界發展行政總裁、Culture for Tomorrow創辦人鄭志剛表示,皇都好戲尚未完場,希望透過今次活動,讓大家第一身親歷皇都輝煌傳奇。 上午八時四十五分左右,一名四十餘歲工人,在離地四米的棚架工作,期間天花一幅約半米乘半米石屎突然剝落,擊中他的頭部,繼而墮下地面昏迷。 2017年4月13日,新世界發展及有關人士以3.035億元向投資者蘇子鈞及有關人士購入皇都戲院大廈閣樓及1樓1至5號室,面積合共約2.1萬方呎,面向渣華道,佔大廈整體業權約一成半。 傳媒亦常稱皇都戲院於1997年結業後改建為商場,但事實是皇都戲院商場早於1959年已開業,並一直營業至今。 1960年2月皇都戲院首度公演粵劇 — 麥炳榮、鳳凰女領導的大龍鳳劇團於此上演《雙龍丹鳳霸皇都》。

皇都戲院大火

不過,以中西合壁風格著稱的梅與天,在「蟬迷董卓」中加入了希臘女神、緬甸舞姬等西方元素,令作品融匯了世界各地的藝術,配上作為國際演藝舞台的皇都戲院可謂非常合適。 皇都戲院大火 “皇都在香港表演藝術史上有不可取代的文化價值和歷史地位,堪稱當時的‘文化地標’。 皇都戲院大火 ”皇都戲院保育項目顧問委員會成員、建築文物保護師吳韻怡説。 皇都戲院大火 皇都戲院是香港現存最古老的戰後戲院建築物,在1952年落成當時名為璇宮戲院,是中上流社會人士的娛樂場所,其開幕典禮由當時的匯豐大班摩士爵士主持,可見它曾是某個階層的身份象徵。

皇都戲院大火: 「香港廢人」阿K,在廢墟裡探索的記憶拾荒者

值得一提的是,其「超等」已可容納400人,更擁有可容納120人的獨立銀幕試映室,氣派可見一斑,戲院的地下停車場可容納50輛汽車,同樣是全港創舉,當年在遠東地區亦絕無僅有。 建於1859年的舊赤柱警署是香港現存最古老警署建築,於1974年後停止使用,曾用作餐廳用途,而現時則為超級市場。 〈【街坊帶路】新舊交替重新發掘北角 從街名看社區歷史兼嘆老字號豆漿〉(2020年7月9日)。 如今的海旁雖然與往昔大有不同,但仍保留着一點以往的點滴。 北角碼頭依舊有供市面渡海的小輪,而海堤上的幾株石牆老樹也一如以往地屹立於海旁。 面對即將到來的「知命之年」,新光戲院早已「知命」——繼續將粵劇傳承下去。

皇都戲院大火

現時的北角海旁商場和私人住宅聳立,但你又知不知道,從前的北角海旁坐落着一個公共屋邨——北角邨? 北角邨興建於1950年,由著名的甘洺建築師事務所負責設計,佔地達6公頃,因此有「亞洲最壯麗的工程」的美譽。 北角邨是當年的「公屋豪宅」,每戶設有獨立廚房和廁所,還附有升降機,更有社區禮堂、商店、巴士總站、郵政局及碼頭等社區配套設施,具有完善的社區設施,更面向無敵維港海景,可謂是「荀盤」。 「在中環,寸金尺土,能夠演大戲的地方都拆掉,僅餘的一家,便是威靈頓街轉左入皇后大道中,叫中央戲院。」(它的外型像一家倫敦的銀行,長長的垂直玻璃及石柱,仍有一幅三十年代的照片留下來,門前的人穿着唐裝衫褲)。 據聞:中央戲院當年有一宗轟動的謀殺案,有一位花旦移情別戀,在表演途中舊情人拿槍射向舞台把她殺死。

皇都戲院大火: 中國救援隊完成國際救援任務平安回國 香港特區救援隊同機抵達

皇都戲院大廈由住宅、商場和皇都戲院組成,新世界發展旗下公司在兩年前向土地審裁處申請強行拍賣皇都戲院大廈,即發展商已向該大廈業主收購至少八成業權,申請今天獲批,底價為47.7億元。 新世界復修擁有68年歷史的皇都戲院,亦希望透過代入式歷史體驗活動,把皇都昔日的華麗傳奇重現港人眼前。 2016年12月8日,古物諮詢委員會信納皇都戲院的獨有價值,經投票後決定推翻古蹟辦的建議,把皇都戲院的建議評級提升為一級歷史建築。

  • 資料顯示,戲院在1995年發生大火,其後人流減少,於1997年停業,一度改為桌球會,現時則用作商場和住宅用途。
  • 皇都戲院的前身是「璇宮戲院」,於1952年落成,是一座單幢式戲院,而皇都戲院大廈及商場則於1959年落成。
  • 2003年12月25日,北角皇都大廈二樓板間房發生兇殺案,一名31歲姓盧男子猜枚爭執遭斬頸,送院後不治。

古物諮詢委員會於4月18日開會討論其歷史評級,古物古蹟辦事處只將舊皇都戲院建議評為三級,即屬最低的級別。 多名委員質疑皇都戲院值得更高評級,古諮會最終決定押後表決。 唯古蹟辦認為戲院的內部改動太大,已失去原有戲院功能,原真性的價值相對較低。 活現香港曾邀請就讀建築系的已故演員曾江,考慮其從上海而來並在少時經常流連北角的背景,為保育皇都戲院拍攝短片。 作為有69年歷史、香港碩果僅存的舊式大戲院,皇都戲院不但見證了早年香港娛樂業的光輝歲月,其建築結構及布局亦極具保留價值。 戲院入口上方有一幅8米高、8米闊的大型浮雕,名為「蟬迷董卓」,出自中國當代嶺南畫派大師梅與天之手,意思為「貂蟬迷惑董卓」,取自《三國演義》中司徒王允派歌姬貂蟬色誘董卓的故事。

皇都戲院大火: 大火毀掉心血 生意由盛轉衰

集團將盡力復修該一級歷史建築,保留和重塑戲院古蹟的歷史面貌,包括天台俗稱「飛拱」的桁架建築,致力重現上世紀50年代的輝煌,建構以表演藝術、文藝薈萃為主的香港「文化綠洲」。 新世界發展執行副主席兼行政總裁鄭志剛表示,將努力在硬件及軟件上融合,把歷史價值、文化氣息及社區情懷注入未來的皇都戲院中,讓皇都戲院重生。 新世界發展宣布,將為擁有68年歷史的前皇都戲院部分(下稱「皇都戲院」)啟動保育計劃。 北角皇都戲院於1952年建成,並擁有68年歷史的一級歷史建築。 當中、在屋頂的「飛拱」桁架結構及英皇道入口上方的《蟬迷董卓》大型浮雕項目最為人熟悉。 由於皇都戲院多年失修,更曾經歷四級大火及改建,料在2026年完成復修。

  • 「真體字是『眾字之首』!」師傅對字體文化的熱愛好比信仰般虔誠,他亦熱愛「傳教」,分享自己寫字、做人的道理。
  • 王國興憶述,原本皇都戲院商場人流甚多,「好旺場」,惟1995年發生四級大火,燒了多個小時,商戶損失慘重。
  • 歐陽先生也是一名書法家,店內各大小招牌字體也出自其手筆,閒時於店外練字,有慕名者前來,更會主動傳授幾招書法心得。
  • 入主新光戲院後,李居明投放了不少資金在翻新工程和燈光及音響設施上,為租場者及觀眾提供更優質的場地。
  • 而改寫戲院命運,卻是1995年一場四級大火,火災後戲院生意一蹶不振,終於在1997年結業。

2020年8月24日,土地審裁署最新資料顯示,新世界發展以底價達47.76億港元申請強制拍賣,金額創下香港歷來最大金額強制拍賣紀錄。 同年10月8日,新世界發展以底價47.76億元投得北角皇都戲院大廈,是香港歷來最高成交價強拍個案。 新世界表示會盡力復修及保留皇都戲院,並活化為藝術文化表演場所,將戲院天台的「飛拱」的桁架建築作休憩空間,讓公眾人士觀賞及「打卡」。

皇都戲院大火: 保育

當發展局可在數年前繞過古咨會,把落成只有十數年的志蓮淨苑推舉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做法引起非議時,卻未有正視香港保護歷史建築的條例和機制的落後,未來恐怕還有許多有價值的建築(尤其戰後建築),難逃被拆的厄運。 位於北角英皇道的皇都戲院在1952年落成,前身是璇宮戲院,1959年改為皇都戲院,是碩果僅存的單幢式戲院,被古諮會評為一級歷史建築。 戲院在1995年發生大火,其後人流減少,在1997年結業。 發言人續謂,皇都戲院大廈由住宅、商用及前皇都戲院部分組成,發展商期望在取得100%業權及詳細勘察建築物的結構後,積極探討保育前皇都戲院相關部分的可行性和方案。 若成功統一業權,發展商將就如何保存前皇都戲院的精髓,與持份者及社區人士緊密溝通,聆聽各界意見。

皇都入口處的弧形立面,實為一幅名為《蟬迷董卓》的大型浮雕裝飾,原來乃出自名畫家梅與天手筆,數十年來一直被電影海報及廣告板遮擋,至近年因重建工程而重現人前,算是因禍得福。 從皇都舊舖到現時的新舖,雖然見到師傅好像放棄了一些舊店的珍藏,但最搶眼的,仍然是那個白底紅色的正方形招牌「京華招牌愛你一萬年」;歐陽師傅為了展示他的愛,雖然他未納徒弟,但就表示他的字帖可於網上找到,而且只要有心求學,來到他的面前他都一定會教。 港幣 120 元兩小時就可一睹真體字的真功夫,見證真體字的歷史。 1930年開業的油麻地戲院,亦是戰前建成的戲院建築,1998年結業後被地政總署接收業權,其後被評為2級歷史建築,於2012年改建成戲曲活動中心。 1931年開業的長洲戲院,是現時香港兩間僅存的戰前興建戲院之一,開業過半個世紀後於1990年結業,現時被評為3級歷史建築。 1972年開業的新光戲院,位於英皇道及書局街交界,現時改為新光戲院大劇場,是香港少數現存的大型粵劇表演場地。

皇都戲院大火: 拆卸中北角皇都戲院大廈 工人遭石屎擊中頭部墮地死亡

如今建築物在有心人士的努力保育下,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現再次易手,發展商希望可以透過修復,還原當年的戲院面貌。 香港流行文化學者吳俊雄指出,以這樣規模保育戲院,香港之前未見,期待未來在新世界團隊牽頭下,多方合作,努力推動。 另一位成員毛俊輝認為,對於新世界的保育計劃不單是建築物的活化,而是同樣關注實質性的用途,對此非常贊同。 皇都戲院大火 曾為古諮會成員的何培斌則表示,皇都戲院將成為一個由民間倡議者、政府和私人發展商共同努力而成的歷史性保育項目。

皇都戲院大火

因為外形獨特,雖然五十年代的港產片因為技術和器材所限而多在九龍片場拍攝,但位於英皇道的這座戲院,落成幾個月就被《再戀負心人》導演用作拍攝場景,後來一直是英皇道的地標。 這種屋頂設計,不僅全港獨有,當時報章亦形容為遠東罕有,不過這設計不止美觀,還有其功能性,可以減少戲院裏會阻擋觀眾視線的承托支柱,也可以減低放映室受街外聲音震盪,確保電影播放的穩定。 新世界自2005起大規模收購皇都商場,並於2018年10月申請強拍,去年6月再以7.37億元收購北角皇都戲院大廈的戲院及3個地舖,令業權大增至逾九成。 該戲院採用鏡框式舞台,可供粵劇演出和電影播放,誕生初期引進了不少藝術表演,「中國第一流女高音」費明儀、鳳凰女以及鄧麗君亦曾經到此演唱。 當年皇都是全港首家有電動樓梯上落的戲院,這座建築物的前世今生,炮製了很多個第一次,而且戲院相連購物商場的一條龍式消費,數十年前也是嶄新意念。

皇都戲院大火: 香港的粵劇殿堂

1959年2月8日,易了手的璇宮戲院重開,改名皇都戲院,到1997年2月28日結業,後於2000年改裝為桌球會,而該娛樂場所一直營業至今。 擁有68年歷史的皇都戲院,由香港娛樂業鉅子、萬國影片公司集團創辦人歐德禮MBE (Harry Oscar Odell) 創建。 由於皇都戲院擁有獨特的飛拱樓頂設計,獲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一級歷史建築。

除了浮雕之外,戲院屋頂獨特的「拱橋式」設計也是一大亮點。 此「飛拱」設計有實際的建築力學用途,令戲院可無柱設計,同時減低外來聲音對戲院的震盪,令視聽質素得以提升。 皇都戲院大火 皇都戲院是戰後全港最舊的單棟型「劇院式戲院」,在50年代有不少國際級演奏家及歌唱家都曾在場內演出,包括:歌后鄧麗君、日本松竹歌舞團、維也納兒童合唱團、女高音費明儀、粵劇組合「大龍鳳劇團」麥炳榮、鳳凰女等。

皇都戲院大火: 一級歷史建築創最大金額強拍紀錄,皇都戲院何去何從?

在入口處上面的弧形立面,有一幅《蟬迷董卓》的大型浮雕裝飾,出自名畫家梅與天手筆,數十年來一直被電影海報及廣告板遮擋,至近年因重建工程而重現人前。 2020年10月,新世界發展以底價47.76億元投得皇都戲院大廈,是香港歷來最高成交價的強拍個案。 新世界表示會盡力復修及保留皇都戲院,並活化為藝術文化表演場所,又會將戲院天台的「飛拱」桁架建築作休憩空間,讓公眾人士觀賞及「打卡」。 位於北角英皇道的皇都戲院,前身為璇宮戲院,於1952年落成。 40至50年代,不少上海人因為國共內戰而南下來到北角聚居,有商人參照當年夜夜苼歌的上海,在北角開設戲院、舞廳等娛樂場所,令北角有「小上海」之稱。 當時,熱愛音樂的香港文化界傳奇人物歐德禮(Harry Odell)看中了「小上海」的發展潛力,立下宏願要把世界最好的音樂家帶來香港,於是創辦了璇宮戲院。

天花鋼筋外露,走廊堆積雜物,地下滿佈積水,鋪位遷出落閘,有些還張貼放售廣告。 人去樓空,但迴廊深處仍有燈亮,那是歐陽昌經營的「京華招牌」。 皇都戲院商場內外亦回復當年五光十色的璀璨,從外牆的舊電影海報燈箱,「小上海」展館,創辦人歐德禮的辦公桌,旋宮戲院的經典表演舞台,仿製的大型桁架模型,再配合特別投影裝置,燈光及音樂效果,參加者猶如走進時光隧道,細味皇都上世紀的歷史點滴。 皇都戲院大火 香港首辦的日本電影節,就是在皇都戲院舉行,外語經典電影如《仙樂飄飄處處聞》、《沙漠梟雄》,以及多部膾炙人口的港產片均曾於皇都戲院上映,為不少人留下「星光伴我心」的美好回憶。

皇都戲院大火: 香港人移民來台灣,住哪裡比較好?6大重點城市淺析

香港不少古老建築物都有鬼故傳出,當中戲院靈異事件可說是一籮籮,如位於北角的皇都戲院,前身是璇宮戲院,由創辦人歐德禮MBE 於1952年創建,1959年易手改名為皇都戲院。 香港不少古老建築物都有鬼故傳出,當中戲院靈異事件可說是一籮籮,如位於北角的皇都戲院,前身是璇宮戲院,由創辦人歐德禮MBE 於1952年創建,1959年易手改名為「皇都戲院」。 屹立北角接近70年的皇都戲院,以獨一無二的拱形桁架聞名中外,戲院正門上方的《蟬迷董卓》大型浮雕亦是代表性標誌,在當時來說設計非常前衞。

皇都戲院大火: 新世界宣布保育皇都戲院 復修建築保留「飛拱」延續戲院功能

「造型外露,借用了類似弔橋技術,在當時是很新穎的做法。」吳韻怡說。 上海人帶來了他們的生活方式:海派裁縫店、理髮店、餐廳、遊樂場、歌舞廳等應運而生。 北角成了當時香港最時尚的地段之一,也因此被稱作「小上海」。

皇都戲院大火: 北角皇都戲院靈異事件|3大嚴重事故成探靈熱點 80後認證:陰氣極重 邪咗幾十年

吳韻怡至今保留着1997年2月28日皇都戲院結業當天最後一場電影票。 2017年3月,皇都戲院被香港古物諮詢委員會評定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物”,這是香港歷史建築除“法定古跡”之外的最高等級。 近半個世紀的歷程中,皇都戲院不僅有西方古典音樂、亞洲歌舞和粵劇等多門類表演,更上演過無數經典電影,特別是七八十年代膾炙人口的港産片。 ”馬淑華回憶説,她和先生在戀愛時曾經在皇都戲院一天連看了五場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