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二十二歲,福建一帶發生旱災,天后成功為當地求雨,之後天后不時收服水中的妖怪拯救海上遇險的漁民,使海面變得安全。 追尋「大埔」這個地名由來背後的故事,可以追溯大埔昔日的風土人情、地理環境、以及多年來的變遷。 建成後香火一直鼎盛,吸引不少信眾前來求神問卜、消災解厄。 在 1981 年設立聯益鄉村公所前,這座天后宮一直是大埔鄉紳聚會和議事的地方。
舊大埔警署在二〇二一年列為法定古蹟,現時已活化為綠匯學苑,以推動保育及永續生活。 有人知道香港以前也有自家出產的青花瓷,產品舉世知名,一度厲害得外銷至廣東沿岸海域及東南亞各地嗎? 位於大埔的碗窰曾經有「海濱瓷都」之稱,印證了香港昔日陶瓷工業歷史的重地。 今年大埔頭村在敬羅家塾外筵開一百一十席,村民和賓客邊享用盆菜、邊分享喜悅,實在是一大樂事。 敬羅家塾是紀念鄧族敬羅公(元亮祖第十世孫)在十三世紀遷居大埔頭建村立業而興建的,大家可能會問家塾是甚麼? 家塾既是祠堂、教育場所和族人議事地方,亦是凝聚血緣社群的平台。
大埔舊墟天后宮: 大埔舊墟天后廟
富善街–筆直街道兩旁擺賣鮮肉蔬果,除了是區內居民買餸之地,也吸引許多人跨區採購。 (潘曉彤攝)【明報專訊】結束了大埔碗窰村之旅,我們在回程路上途徑大埔富善街,一街如鯽行人穿插於黃昏的叫賣聲中,趕忙地為晚上碗盤蒐羅吃食。 墟市滿足生活所需,它們的形成是地區昌盛發展的起點,各處的聚居也各有因由。 這期開始,我們暫從鄉郊村落轉身,前行到各區墟市之中,撿拾零散的遺蹟,探尋它們昔日的面貌與發展軌迹。
- 碗窰遺址佔地極廣,面積近五萬平方米,覆蓋好幾條鄉村。
- 現時大埔舊墟已完全成為現代化住宅區,墟市已經消失,區內屋苑主要興建在1990年代,是大埔興建年期較晚的私人屋苑集中地。
- 2014年民建聯獲香港建造商會研究基金撥款,研究如何活化聯和墟、大埔墟和石湖墟。
- 太平清醮另一重意義是讓散居各地的村民藉此機會相聚,參與祭祀。
- 在朱森引路下,我們步行到不遠的營盤下村右側山坡,村屋後方有一個據說是全港面積最大的義塚,萬安墳身像個張開雙臂的巨大擁抱,星星點點的野花長滿墳前。
【本報訊】大埔舊墟天后宮自○九年重修開光後,每年均在天后誕前舉行慶典慶祝;大會昨晨先為居民祈福,又派發三千份平安福袋,並於下午舉行祈福巡遊,攜天后娘娘像環繞大埔區內。 期間參與團體舞龍又舞獅,祈求天后娘娘庇佑大埔風調雨順、水陸平安,逾二萬名市民頂着猛烈陽光,夾道觀賞。 「踏步大埔」計劃特別呈獻「旅遊巴團」,由專車接載大家走訪中西式建築及歷史遺跡,沿途與你暢談大埔趣聞逸事,為你細說由鐵路發展到鄉村氏族的教子之道。
大埔舊墟天后宮: 歷史及結構
樹葉掉落的聲音都幾乎要被聽到了,實在難以想像這曾是盛極一時的墟市。 走進天后宮,內有一個巨大銅鐘,鐘面鑄刻文字模糊,隱約能辨出「天妃」二字。 大埔舊墟天后宮 廟宇推測建於康熙年間──那個遙遠得天后還未升格為后的年代,今天已不見蹤影的鄧孝子祠也建於附近。
「踏步大埔」策劃了精彩的實體導賞「行街團」,將帶大家一同探索大埔的今昔演變,娓娓道來法定古蹟和歷史建築背後的故事,務求令你深入了解大埔多方面的歷史文化和特色建築,為你帶來耳目一新的體驗。 依山傍水的大埔,不僅坐擁怡人的自然景觀,更擁有深厚悠長的歷史。 大埔是新界首個行政中心、最大墟市的所在地以及客家村落的聚集地,它豐富的歷史文化及人文故事,很值得我們去發掘、探尋。 大步墟,即今大埔舊墟,建立源於新界五大氏族之首——鄧族。 後來因為族群人口增加,除了大埔頭,還分遷到元朗屏山、廈村、屯門紫田村、粉嶺龍躍頭、沙頭角萊洞及大嶼山塘福等多個聚居地,勢力顯赫。
大埔舊墟天后宮: 鐵路舊記憶:大埔滘與大埔墟火車站
至太平天國平定後,清廷行洋務運動,人心特重科舉,於是把花廳改為永安學社,崇祀文武二帝,希望子弟能考取功名;並把五間廟廊擴而為七。 今日十八鄉之永安學校,前身就是在天后廟內所辦之學塾。 華人廟宇委員會並沒有授權任何第三方就其直接管轄的廟宇在香港以外的地方,進行任何商業性質的宣傳、推廣及銷售活動。 曾任職新聞工作,同時喜好闖蕩旅遊,足跡遍及世界約百個國家。 現為自由撰稿人,並為多個文教團體擔任顧問、導師和導賞員。 在此之前,善信已在天后宮旁一棵樟樹焚香拜祭土地公,經過長年累月,該樹變成了通心樹,漸漸枯萎。
每逢喺農曆三月廿三日天后誕前後,大埔舊墟天后宮都有大規模嘅演劇活動,過去每年都辦演劇賀誕活動,近年因為粵劇逐漸式微而改咗三年舉辦一次,表演同巡遊場地就喺對面嘅「風水廣場」。 大埔墟天后宮喺1981年被列做二級歷史建築,但喺2010年1月22號改評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大埔舊墟天后宮是香港的一座天后廟,主祀海神天后,位於新界大埔舊墟汀角路,是包括大埔頭、南坑、新圍仔的「聯益鄉」的祭祀中心,為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天后廟之一。 每逢農曆三月廿三日天后誕前後,大埔舊墟天后宮都有大規模的演劇活動,過往每年都辦演劇賀誕活動,近年因粵劇逐漸式微改為三年舉辦一次,表演及巡游場地設於對面的「風水廣場」。 大埔墟天后宮在1981年被列作二級歷史建築,2010年1月22日改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大埔舊墟天后宮: 名稱辨析:「大埔墟」、「大埔舊墟」與「太和市」
九廣鐵路由當年通車時只有五個車站,發展至今天共十三個車站,一些車站已廢置並改作其他用途,例如舊大埔墟車站就被改建成香港鐵路博物館,用以展覽香港鐵路的發展資料。 香港鐵路博物館是一所露天博物館,佔地六千五百平方米,於1985年12月開放。 博物館保留了原有「大埔墟站」車站大樓,大樓的建築是中國金字頂傳統建築,有別於九廣鐵路同期的其他車站,1984年被列為法定古蹟。 大樓內設有展覽廳,設有復原的舊車站售票處與辦公室,及展出過往在應用蒸汽與柴油動力機車時代,鐵路服務運作所使用的器材。
而廟內仍保存立廟所鐫的銅鐘,以及歷次修建時所題刻的匾聯及碑記。 大埔舊墟天后宮 運輸署預計,大埔舊墟及大埔綜合大樓一帶的交通會非常繁忙。 而使用公共運輸服務的乘客需留意有關的改道、班次調整、遷移及取消中途站的安排。 大埔舊墟天后宮 展覽除了介紹碗窰的的歷史及考古發掘外,還展示了出土的明清兩代文物。 或許是社區每刻都在變化之中,或許是我們過於習慣眼前的景像,讓我們欣賞事物的觸覺都變得麻木。
大埔舊墟天后宮: 歷史
除了耕種、捕魚等重要生活技能,利用身邊的自然素材、配以傳統編織手藝製作出日常生活用具也是必備的一項技能。 此工作坊由織藝師帶領,起用本地天然材料為素材,參加者透過雙手與線條的交疊,體驗基本編織技巧。 參加者在製作「迷你筲箕」時,或可想像如昔日六鄉村民般就地取材,徒手即可編織出一個個承載起舊時生活回憶的器物。 由此觀之,大埔一名,源於要大步走過森林以避猛獸毒蟲,便是不識豐饒之海的後來者向不識字、對歷史無知的更後來者之戲言矣。
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CACHe)主辦及策劃的《村梭六鄉》——將於本年三月登場。 昔日六鄉位處船灣,後因1960年代興建淡水湖而遷徙至大埔廣福道一帶,變成六鄉新村。 我們嘗試在大歷史的空隙處入手,填補六鄉經歷過的各個重要階段與回憶,將這段遺落的歷史呈現於公眾面前。 由大埔舊墟天后宮社區活動管理委員會主辦、大埔區議會合辦的「大埔恭祝天后寶誕祈福巡遊」,今年共有48個團體約1700人參與巡遊。 尋找大埔歷史足印:商貿和交通(上)© 有線電視(2021年6月) 位於大埔樟樹灘的協天宮主要供奉關帝,建築年份已無從考究。
大埔舊墟天后宮: 香港天后廟列表
雖然舉辦一場如此大規模的醮會要耗費逾千萬元,但對鄉民來說則是物有所值。 早年為免仇家藉詞騷擾,義祠牌位正面只寫上「護鄉長生祿位」,背面記錄了12名烈士的姓名,每年秋分鄉民齊集拜祭。 1991年林村鄉召開大會,決定把殉難者的名字刻於雲石上,登正神位,永享香火。 林村鄉曾按照「保甲制度」將鄉內26條村分為六甲,目的是團結起來,合力對抗敵人。
其後原樹長出一棵羊蹄甲屬植物,拋寶牒的風俗便由這棵樹開始。 到了1990年代中,該樹亦被香火燒毀,村民在附近移植一棵細葉榕代替。 與此同時,有部分人轉到林錦公路旁另一棵巨大的細葉榕拋寶牒,市民經過見到亦來參與,逐漸成為大埔的一個旅遊景點。 醮場中央搭了一個特大戲棚,打醮期間每日上演神功戲給神靈欣賞。 參與醮會的主要神明是天后,鄉民用神輿將林村天后請至神棚安奉,接着迎請大埔舊墟天后宮的天后到來。
大埔舊墟天后宮: 文武二帝廟
據1930年代的文章說,昔日該地為大森林,人迹罕至,行者需大步而過,故名。 在文獻中,早在千年的南漢,沿至元、明期間,大步海曾是廣東重要的珍珠產地。 新墟建立後,富善街、崇德街和安富道一帶有各式農產品擺賣。 富善街末的空地是曾經的「車坪」,墟期期間停放來自各方的木頭車與自行車,今天卻泊滿來街市買餸的私家車。 與朱森走經仁興街口的一座高樓,他抬頭指說那曾是「恆昌米機」的所在。
在一八七三年,在泰亨的文氏族人和碗窰的馬氏族人領導下組成大埔七約(「約」是村落聯盟的意思),除了粉嶺約和泰亨約外,其餘的樟樹灘約、林村約、翕和約、汀角約和集和約都是客家村落。 七約在一八九二年在觀音河的對岸(西南岸)另立新墟,名為太和市,又修建廣福橋,方便各村村民到新墟買賣。 大埔舊墟天后宮 以法定古蹟大埔文武廟為祭祀中心的太和市,自建立後發展蓬勃,更取代了大埔墟的經濟地位。
大埔舊墟天后宮: 大埔古蹟攻略
另外亦有巴士路線可達,巴士路線主要連繫九龍市區,亦有路線連接新界其他地方,路線中有低地台巴士。 而專線小巴主要連繫大埔周邊的鄉區為主,往來市區主要是紅色小巴。 而往來大埔頭與泰亨鄉只有專線小巴,並無巴士直達,故輪椅使用者前往須自行安排交通工具。 本計劃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主辦。 鄉村是研究香港歷史的關鍵、不同社區文化的根源,而村校作為盛載村民共同回憶之所,對文化傳承有重要作用。 經過歷史悠久、紅牆斑駁的省躬草堂,我們從廣福橋走到林村河對岸。
大埔舊墟天后宮: 大埔墟
每逢農曆三月廿三日天后誕前後,大埔舊墟天后宮都有大規模的演劇活動,過往每年都辦演劇賀誕活動,近年因粵劇逐漸式微改為三年舉辦一次,表演及巡遊場地設於對面的「風水廣場」。 大埔七約興建廣福橋以後,掌握大埔的交通主導權,而太和市的實力漸漸凌駕大埔墟之上。 1913年於太和市落成的大埔墟火車站(現香港鐵路博物館),更加速太和市的發展。 由於太和市已逐漸取代大埔墟的地位,所以太和市後來被通俗習慣地稱為大埔墟,而原來的大埔墟則改稱為大埔舊墟。
大埔舊墟天后宮: 大埔天后寶誕派福袋祈福 2.5萬市民賞巡遊
鄉內其他較早立村的有放馬莆、圍頭村、塘上村和新村,其餘為客家村,大部分在清初復界後建立的。 另一方面,為應付善信參拜人潮,列為一級歷史建築、全港最古老天后廟的西貢清水灣佛堂門天后廟,將於今日通宵開放至明日下午五時,讓善信參拜天后及摸龍床,象徵求子嗣及財帛。 西貢糧船灣亦將於今日舉行兩年一度的糧船灣媽娘出巡廟會,除了傳統拜祭儀式外,更會出海巡行,凸顯漁民文化傳統。 尋找大埔歷史足印:新界行政(上)© 有線電視(2021年7月) 舊大埔警署於一八九九年落成,為新界首間警署及警察總部,亦是新界現存歷史最悠久的警署。
大埔舊墟天后宮建於康熙三十年( 1691年),屬兩進式 廟宇建築,正殿供奉天后娘娘,兩旁加建偏殿,分別為「協天宮」和「譚仙宮」,至今仍然保存康熙年間的銅鐘。 據說,銅鐘是大埔鄉民鄧日瑛於康熙三十年間, 帶同三個兒子於天后宮祈福後得償所願而贈送。 重修重光揭幕慶典邀請行政會議成員劉皇發、立法會議員張學明和大埔區民政專員潘太平主禮。 運輸署今日(四月二十九日)提醒市民,為配合「大埔舊墟天后宮賀誕祈福巡遊」舉行,當局將於本周日(五月二日)在大埔區實施特別交通及運輸安排。 1970 年代之前,香港學術界並未留意到這個歷史寶庫,後來在碗窰上、下兩村村民的協助下,終於發現了生產陶瓷工序的遺蹟,政府亦在 1983 年將碗窰遺址列為法定古蹟。
尋找大埔歷史足印:商貿和交通(下)© 有線電視(2021年6月) 大埔碗窰曾是新界的陶瓷工業中心,生產青花瓷器。 在碗窰進行的考古調查發現了從採礦到入窰裝燒各項工序的遺蹟,是香港重要的文化遺產。 樊仙宮位於大埔上碗窰,是上碗窰村和下碗窰村的主要廟宇,相傳由馬氏興建,以供奉陶匠的守護神樊大仙師。
大埔舊墟天后宮: 大埔舊墟天后宮
到了20世紀後半葉,大埔舊墟完全消亡並重建爲現代化住宅區,大埔剩下一個墟市,太和市正式繼承並使用「大埔墟」之名。 在近一百年來,「大埔墟」和「太和」的名稱涵義發生過重大變化。 「大埔墟」一名最早是指始於明代由龍躍頭鄧氏於林村河以北建立的墟市。 清末以泰亨文氏爲首的七個非鄧氏村落於林村河南岸現富善街一帶建立名爲「太和市」的新墟市,與林村河北岸的「大埔墟」分庭抗禮。 由於太和市享有較優越的地理位置,鄉民逐漸將太和市視爲大埔的墟市代表,並以「大埔墟」去稱呼太和市,而原來的林村河北岸鄧氏大埔墟則被改稱爲「大埔舊墟」。
現時大埔舊墟墟市已經消失,發展為住宅區,區內屋苑主要興建在1990年代,是大埔新市鎮較後期的私人屋苑集中地。 大埔舊墟天后宮 惟保留大埔舊墟天后宮,成為大埔舊墟的遺留痕跡,現存內街「舊墟直街」更保留舊墟的地名,從這些線索都可略知舊墟過去之地理位置。 區內主要屋苑和住宅大廈有:太和中心、翠怡花園、翠林閣、富善花園、美菱居、富萊花園、榮暉花園、榮明花園、麗和閣、美豐花園、榮麗苑、美新大廈、美利大廈、粵發大廈、富昌閣、安樂樓、華安樓。 重修重光揭幕慶典邀請咗行政會議成員劉皇發、立法會議員張學明同大埔區民政專員潘太平主禮。
大埔舊墟天后宮: 新界區
2022年,古物古蹟辦事處與活現香港攜手合作推出「踏步大埔」計劃,期望透過專題網站、公眾導賞員培訓,以及導賞團等一系列活動,與參加者一同踏步大埔,探索大埔的風貌和趣聞。 如果時光倒流到五、六十年代,九廣鐵路沿線最熱鬧的車站,就不得不提大埔滘火車站! 原來這個站早於 1990 年代初已拆卸,而它以前的位置正正是今日鄰近吐露港、擁有全海景景觀的前港鐵員工宿舍策誠軒。 臨海,每遇風災便會首當其衝,倍受影響,因此三百多年來它經歷多次重修,同時也留下天后娘娘顯靈的事迹。 據說,1937 年一場嚴重風暴引發了風暴潮,幾乎整個天后宮都被摧毀,天后金身神像也下落不明。
大埔舊墟天后宮: 大埔舊墟
大埔頭鄧族於康熙十一年(一六七二年)在觀音河(今稱林村河)的東北岸(即現時大埔舊墟天后宮一帶)建立大埔墟,雖然現已滄海桑田,但從天后宮旁邊的「舊墟直街」,便能佐證大埔墟的位置。 昔日的大埔墟臨近大步海,水上交通便捷,遠至深涌、荔枝莊和塔門的居民也會在大埔墟貿易,墟市因此十分繁盛,是區內的經濟重心,更是清初香港地區三大墟市之一。 1595年(明萬曆廿三年),龍躍頭鄧氏在林村河以北一帶的地方(即現在大埔舊墟附近)建立「孝子鄧師孟祠」(通稱「鄧孝子祠」,現已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