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譚涌9大伏位2025!內含北譚涌絕密資料

除了家庭營外,推薦家長優先考慮預約北潭涌度假營內的賽馬會大樓,皆因賽馬會大樓在2019年落成,是營內最新的宿營舍,所有環境和設施都較「新淨」,如查詢後房間有空缺,便不要錯過。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北譚涌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從萬宜水庫到果洲群島一帶的海岸線,可以見到一排排豎立著的巨大六方形石柱,就是一尺石未被大海掩蓋、侵蝕前的地貌。 巨型六角柱石的形成,原來跟一億四千幾萬年前的火山爆發有關。 現在西貢的黃石碼頭一帶,竟就是當時新界東威力最大的火山口所在地。 北譚涌 地質學家估計當時還有兩個較小型的火山,同時爆發,結果威力非常之強大,不單只形成破火山口,還引致巨大地陷。 現時西貢對出海面一帶,當時就如一個碗,載滿溶岩;溶岩遇上冷空氣後急速降溫收縮,情形就好像龜裂的乾旱土地一樣。 物理上,冷卻的最有效方法是從六邊向內收縮,經過億萬年來的風化和侵蝕,便形成今日在果洲群島至萬宜水庫一帶所見到的六角柱石群。

北譚涌: 西貢行山好去處2. 萬宜水庫東壩 香港最大水塘

繼續前行第二段,經浪茄、西灣山至西灣亭,需時大約 2 小時,然後乘私人小巴29R返回西貢。 麥理浩徑於1979年啟用,全長100公里,分十段。 踏足西貢郊野公園必經之路的北潭涌,是這條家樂徑的起點,舒適易行,設施齊備,使這裡成為對初嘗郊遊樂的不二之選。

北譚涌

曝罟灣堤圍雖然是今次行程重點,但此段並非正式路段,接近堤圍的路段被樹林隱密封閉。 堤圍以前可說是人跡罕至,只是近年行山郊遊非常盛行,許多隱世景點又被重新發掘出來! 從起子灣分叉路起計走約10分鐘,於林中無路牌的分叉路向右行直落,便會找到呈半月形狀的曝罟灣堤圍。 沿著石屎路前行約8分鐘便到達上窰村以及上窰民俗文物館。 上窰村隣近西貢海,當時村民以漁農及利用沿海豐饒的珊瑚量燒製石灰為生。

北譚涌: 西貢行山路線|8大新手靚景好去處!橋咀島/東壩/龍蝦灣|附交通方法

後來九巴不斷加強空調服務,令到普通巴士最終只剩一輛行走本路線,2003年5月18日起改為全空調服務,並降低空調巴士全程及分段收費,亦象徵著西貢郊區所有專營巴士路線已轉為全空調服務。 )位於新界東部,是西貢郊野公園的中轉站和就近馬鞍山市區的郊遊遠足之地,亦是麥理浩徑的起點,而大網仔路可沿迴旋處直達馬鞍山、九龍和香港島。 如北潭涌的上窰村乃19世紀由黃氏(落擔祖:黃發升及其數兄弟)建立之客家村落,主要以燒石灰為生,在荒廢多年後,在1981年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1984年成為今日的上窰民俗文物館。 巴士:乘搭九巴 92 號由鑽石山方向入西貢;299X 號由沙田方向入西貢,再轉乘九巴 94號由西貢巴士總站至北潭涌站營地門前下車;假日可於鑽石山乘搭九巴 96R 號。 北潭涌早於1978年已有專營巴士服務,九巴開辦94線往返黃石碼頭及西貢,北潭涌是必經之路。

北譚涌

這裏雖和上窰村一樣散落不少荒廢小屋,但所見小屋普遍保存較完整牆身,甚或窗戶及屋前的小圍牆,令人聯想起昔日村民的農家小日子。 三座兩層高西班牙式營舍,每層三個單位(共18間),分別可供4人、6人及8人入住。 特選家庭營有類似酒店式服務,每個房間都有電視、寬頻、雪櫃、冷氣、風筒、單人床,獨立浴室及開揚的客廳,並提供寬頻上網接駁位,方便自備電腦使用。 北譚涌 香港青年協會賽馬會西貢戶外訓練營位於遠離繁囂的大網仔小山谷內,對岸山巒小河流水沙洲美景盡收眼底,猶如世外桃園般。 營內除了歡迎團體或學校外,同時亦歡迎家庭或者三五知己,因為場內室內、外玩樂設施都可以多人同時玩。 與該等網站並無任何關係,因使用或誤用該等網站導致的損失,我們概不負責。

北譚涌: 文物館重現上窰村舊日風貌

塔門島上有很多值得遊覽的地方,諸如天后宮、龍頭筋、疊石、塔門祠等。 酒家的海鮮多來自附近的海鮮艇及魚排;另外,島上「新惠和」的海膽炒飯和無冰凍奶茶也是相當有名,經常出現排隊等候品嚐的人龍。 北譚涌 遊人更可在碼頭一帶的攤檔購買價廉物美的乾貨,如蝦乾、鹹魚仔、八爪魚等。 每逢大節日,外居的居民都返回島上與家人歡度佳節,非常熱鬧。

北譚涌

由於島上沒有醫療機構,故政府亦安排「醫療船」定期到塔門,為居民提供醫療服務。 該柱石群於2008年10月發現,於2009年10月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質源部批准成為國家級地質公園,該處現為香港地質公園一部份,並於2009年11月3日正式揭幕。 2010年港府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成為世界地質公園,並於2011年9月18日獲正式確認列入世界地質公園名錄,正式命名為「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 2015年9月,公園成功通過評估,繼續成為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成員。 隨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這個新標識的創立,香港地質公園於2015年11月17日再更名為「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

北譚涌: 好去處

我們來到北潭涌的河口, 這裡的河水水位會受潮汐影響上升或下降。 河水的源頭為石屋山, 石屋山南邊山坡的數條水系在這裡形成水潭, 再經此流入海, 因此這裡又名 「北潭涌」。 自疫情爆發以來,香港家庭對本地玩樂的需求急升,隨著近來疫情稍有緩和,保良局賽馬會北潭涌度假營亦重開部分設施和住宿服務。 讓一家人能來感受大自然的氣息,同時能參與平日城市生活難以接觸的活動,如:獨木舟、高空飛索等,而且價錢亦相當親民。

  • 北潭涌及以北的地方為郊野公園及自然保護區範圍,漁農自然護理署於北潭涌巴士總站出口旁設有管制站,限制車輛進入。
  • 從起子灣分叉路起計走約10分鐘,於林中無路牌的分叉路向右行直落,便會找到呈半月形狀的曝罟灣堤圍。
  • 香港青年協會賽馬會西貢戶外訓練營位於遠離繁囂的大網仔小山谷內,對岸山巒小河流水沙洲美景盡收眼底,猶如世外桃園般。
  • 該柱石群於2008年10月發現,於2009年10月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質源部批准成為國家級地質公園,該處現為香港地質公園一部份,並於2009年11月3日正式揭幕。
  • 前行不遠處,可見土瓜坪海灣一帶的大片紅樹林,有如低矮樹海,在沿岸展現勃勃生機。
  • 北潭涌親子行山|北潭涌家樂徑全長1.4公里,是一條合家歡路線主要為林蔭小徑, 平坦易行, 途徑兩個燒烤場地,交通方便也有停車場泊車。
  • 除了紅樹,泥灘上的彈塗魚和招潮蟹都是可愛易見的動物。

北潭涌自然教育徑傍水而建,路徑舖設得平坦舒適,沿途經過不同的生境如紅樹林、泥灘、小村落和風水林等,野生生物處處,令人目不暇給,實為理想的野外教室。 過橋時除了可欣賞平靜河景,細心留意還會發現河道一帶是極具生態價值的紅樹林。 據北潭涌自然教育徑的介紹牌顯示,由於該帶的泥灘經常被海水淹沒,土質鬆軟、鹽分高及缺氧,故不適合一般植物生長。 惟秋茄樹、桐花樹等紅樹藉着落葉,又或者長有獨特葉腺(鹽腺),幫助樹木排走多餘鹽分,所以是紅樹林的常見品種。 太陽館提供日營及宿營選擇,宿營內容包括探索馬灣、觀星、太陽館導賞、望遠鏡組裝、製作萬花筒及3D電影欣賞等,而由於毗鄰挪亞方舟,故有些宿營計劃中同時包含挪亞方舟入場券,。

北譚涌: 西貢上窰+曝罟灣行山路線推介!半月形海上堤圍打卡/上窰民俗文物館/起子灣紅樹林

而營地入面,小朋友及大人都唔洗愁冇活動玩,由於入營嘅費用近乎「全包宴」,營地內大部分嘅康樂設施,如跳彈床、箭藝、獨木舟、高爾夫球、水上單車等都可以任玩,真係由入營一刻玩到出營! 當然,玩厭咗免費設施後,大人們都可選擇收費項目如打機、唱卡拉OK 及打麻雀,各適其適。 2003年6月15日,假日過海路線T6及698R於投入服務,其中T6線開辦不足三年,於2006年5月15日停辦。 至於698R線,則於2005年4月24日延長至黃石碼頭,並提供雙向分段收費。

這裡的海漆長得特別茂盛,但海漆是有毒的紅樹,不要隨意觸摸。 除了紅樹,泥灘上的彈塗魚和招潮蟹都是可愛易見的動物。 於道上遊人亦有機會找到珍貴的土沉香(又稱牙香樹),其珍貴之處非在於罕有,而是因為「香港」一名源自舊時香港出口土沉香作為香品,因而得名。 可惜的是,記者到訪當日正值文物館維修,我們無緣參觀;據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回覆,文物館預計本年9、10月重開。 Sunny帶我們走到位於文物館旁的另一個法定古蹟——上窰村灰窰,他指,在建村時,村民還建造這個大灰窰。 村民會使用一對裝有鐵鉗的長竹,將從海中找來的珊瑚、貝殼放到窰內,以樹枝、禾草做燃料,燃燒數天製成石灰,再經附近的小碼頭運送出去,用以建築;後來因英泥及造磚行業出現,石灰工業逐漸式微,村民亦相繼四散,村落從此荒廢。

北譚涌: 交通資料

所有團體/機構在訂營後,如被發現轉租予外地旅遊人士或其他團體,營地有權取消已申請營期,所繳費用,一概不會退還。 入數紙正本請郵寄往香港銅鑼灣禮頓道66號保良局出納部。 如團體未能按時繳付訂金或餘款,須於限期前以書面申請,並註明原因供營地審理。 所有訂營申請(包括宿營、日營、下午營及黃昏營)的截止日期為入營前三天,需即時於銀行繳交費用。 屬教育局、社會福利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民政事務局和公務員事務局工作範圍下的學校、福利機構、體育團體、青年團體和政府部門,可於十二個月內以先到先得方式申請。

北譚涌

2010年2月23日,出席「保良局羅傑承北潭涌渡假營」命名儀式的羅傑承證實,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資助,渡假營將會興建一個面積95米X65米的標準足球場,現正探討就保養問題而使用第4代仿真草的可能性。 據了解,訓練基地今後將全權由保良局管理,除代表隊,亦會接受市民、團體及職業球隊租用。 2019年2月18日,保良局賽馬會北潭涌渡假營的第4代人造草運動場正式落成和使用。 運動場面積61乘37米,斥資700萬包括鋪設人造草地、草地疏水系統、鞏固附近斜坡等。 球場只需要每周使用疏草機打理一次,管理方便。 欣賞完寧靜美的起子灣小碼頭,可原路返回分岔路,進入隱蔽山徑往曝罟灣堤圍出發。

北譚涌: 西貢(1,2號)專線小巴有限公司 Sai Kung P.L.B. (Maxicab) (No. 1 & Company Limited

下山的路很窄,植物茂盛,接回麥理浩徑後沿徑前往岩頭山。 北譚涌 上岩頭山的小路雖然窄但清晰可見,沿路亦有絲帶。 北譚涌 六角柱石群在整個西貢區不難找到,但其中以萬宜水庫東壩一帶的柱石群最為壯觀,由東壩尾的迴旋處沿車路下山,左邊便是較完整的六角柱石群,抵達弱波堤上的T型巨石陣,由該處可遠眺不遠的破邊洲,可發現有相當明顯的六角柱石群在島上。 在弱波堤與東壩之間有一山洞,洞內更可觀賞倒垂的六角柱石。 過往遊人需要攀石出入山洞,若天氣欠佳則十分危險。 因此,漁農自然護理署於2015年於主壩和副壩之間的水潭,修建一條長50米的木橋,延伸至海蝕洞對出15米的水面,稱為「萬宜地質步道」,於2016年5月啟用,遊人可以安全地近距離觀賞海蝕洞內的倒垂的六角柱石。

  • 如北潭涌的上窰村乃19世紀由黃氏(落擔祖:黃發升及其數兄弟)建立之客家村落,主要以燒石灰為生,在荒廢多年後,在1981年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1984年成為今日的上窰民俗文物館。
  • 受到大網仔路及北潭路的道路限制,尤其因受到大網仔停車場巴士站的路面狹窄影響,多年來本路線只能採用短身雙層巴士行走,即使改為全空調服務後,仍然沒有改變。
  • 我們來到北潭涌的河口, 這裡的河水水位會受潮汐影響上升或下降。
  • 沿著石屎路前行約8分鐘便到達上窰村以及上窰民俗文物館。
  • 乘客候車時,應留意巴士路線牌上所顯示的目的地,或於上車付款前向車長清楚查詢巴士的目的地,以免誤乘相反方向之班次。
  • 讓一家人能來感受大自然的氣息,同時能參與平日城市生活難以接觸的活動,如:獨木舟、高空飛索等,而且價錢亦相當親民。

18世紀因為香港島要起好多樓,要好多石灰整水泥,所以呢一帶唔少地方整石灰。 北潭涌原本有六條村,其中北潭涌村係18世紀起一條天主敎客家村。 北潭涌響正兩條涌匯合之處,其中大嗰條叫龍坑,係北潭流入來,直流入海。 位於西貢北面的一座山,途中有路段叢林較茂密,不過走到山頂以後,就可望到赤門海峽等景色,石屋山、馬鞍山、大帽山等山也可看到。 北潭涌巴士總站有幾十個私家車停車位 (免入錶)。 喺每年9月開始,行山比賽高鋒期,朝早九點去到都未必搵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