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主管機關依訴願法設置訴願審議委員會之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學者、專家不得少於三分之二,並應具有法制、財稅或會計之專長。 稅捐稽徵機關對於課稅基礎,經調查仍不能確定或調查費用過鉅時,為維護課稅公平原則,得推計課稅,並應以書面敘明推計依據及計算資料。 稅捐稽徵機關認定課徵租稅之構成要件事實時,應以實質經濟事實關係及其所生實質經濟利益之歸屬與享有為依據。 關務署說明,鑑於近期國內疫情尚未明朗,人員應儘量避免大幅移動,為免除納稅者舟車勞頓往返奔波,安心在家防疫並能迅速解決疑問,本署所轄各關均已配置電腦視訊設備,納保案件如需進行協談或面談,納稅者得依其方便,事前向承辦納保官表示希望以視訊方式進行,由納保官安排透過視訊設備進行面談,達到迅速解決稅捐紛爭目的。 言論自由與網路安全在數位時代中的兩難——數位中介服務法之現況與未來(上)|白廷奕 面對新時代的全新風險,全盤仰賴個別數位服務提供者的自律已經不符實際,也與國際趨勢有違。 可是當國家主權重新介入網際網路,如何最大程度地保障言論自由與私法自治,又不讓數位環境成為法外之地,顯然是當代最具挑戰性的考驗。
105年12月28日公布之納稅者權利保護法即將在年底正式上路。 綜觀《納保法》重點,最受關切的重點,在於考量到台灣長期以來稅捐爭訟不斷,法條上明訂財政部須設立「納稅者權利保護官」,負責統籌納稅人稅捐爭議的相關諮詢及救濟協助等事宜;另一方面,新法亦規定最高行政法院和高等行政法院須設置「稅務專業法庭」,由專業法官負責審理稅捐訴訟,盡可能完善納稅人的救濟程序。 納稅者權利保護法 所謂稅捐規避乃指負擔納稅義務之人,利用私法形成自由及選擇空間,以迂迴婉轉之安排,規避稅捐構成要件之合致,通常被當作是一種權利濫用行為的類型,和量能課稅與平等負擔的憲法精神有所牴觸。
納稅者權利保護法: 設置協談室,調查過程提供錄音及錄影:
納稅者權利保護法第11條規定,倘若稅捐稽徵機關取得證據的方法是違法的,原則上這個證據不可作為認定課稅或者處罰的基準。 納稅者權利保護法 納稅者權利保護法 稅捐機關調查程序是否合法正當,也攸關到人民基本權利是否受到侵害,因此納稅者在稽徵程序當中受到正當程序保障是重要的。 單純納稅人的行為所獲致之稅捐利益,必須有進一步的理由才可能認為是稅捐規避,對於商業上合理的行為認為是稅捐規避,反而會侵害到納稅人合法的形成自由,係爭行為是否有合理商業理由,不能由行政機關自己認定,必須考量商業市場的事實與習慣。 要之,稅捐規避必須是濫用法律形式的不適當行為,與適當行為相較係獲取立法者不欲給予稅捐利益,而稽徵機關對規避行為的納稅人取得與常規交易行為相當的稅捐請求權。 納稅者權利保護法 海關將指定專人擔任「納稅者權利保護官」,協助納稅者進行稅捐爭議之溝通與協調、提供必要諮詢與協助,並提出改善建議及每年工作成果報告,納稅者權利保護官姓名與聯絡方式,也會公告於海關機關網站,便利納稅者尋求協助。 於納稅者依法尋求救濟時,得向稅捐稽徵機關申請納保官提供行政救濟有關之諮詢與協助,包含行政救濟相關書狀例稿、法令及案例資料、救濟方式、行政救濟所需相關資料搜尋方法及其他與行政救濟法令及程序有關事項。
[周刊王CTWANT] 阿Ben今(17)日透過社群網站,曬出藝起發光教會的勞報單上,他自己的名字「白吉勝」和戶籍地址外,其餘日期、所得、給付淨額都不是他本人填的,甚至可以從筆跡和顏色分辨出差異,他也表示因為這些根本沒有收到的勞款與收據,他在過年時收到國稅局的綜所稅單,因此被多收了稅… 謹以最高行政法院108年度判字第202號判決之案例,探討納保法第7條第8項但書關於隱匿或虛偽不實陳述之真意,以供各界賢達參考。 2013年4~5月間:22個交易日內61筆交易,甲出售持有的上市E水泥公司股票,出售股款同日匯入H公司帳戶,並貸記股東往來,H公司同額買進E水泥公司股票。
納稅者權利保護法: 會計 稅務 財務 創業輔導 管理顧問
過去被稅捐稽徵機關查到稅捐繳納有問題時,除了補稅,還會有罰鍰。 要是交易的發生合乎民事法律規定,該交易安排卻規避掉或是減少稅捐的繳納,在此法規定中,稅捐稽徵機關可要求納稅者繳納滯納金跟利息,但不得課逃漏稅捐的罰鍰。 若納稅者在申報或是稅捐稽徵機關調查時,故意隱匿重要事項,或是做出虛偽不實的陳述、提供不正確資料,才可課處罰鍰。 納稅者權利保護官:稅捐機關必須指定「納稅者權利保護官」(簡稱納保官)協助納稅人與稅捐機關溝通與協調,或是受理納稅人的申訴或陳情。 納稅者權利保護法 例如納稅人認為稅捐機關違反正當調查程序,導致權利受損,就可以向納保官申訴或陳情。
另外,雖明定課稅處分經行政法院撤銷或變更後,逾15年未確定應納稅額的案件,稅捐稽徵機關不得再行核課,但該條文規定卻明定必須是自納稅者權利保護法施行後違法。 而受法院撤銷或變更裁判之日起超過15年未能確定其應納稅額者才不得再行核課。 故納稅者權利保護法第16條明訂,納稅者不得因不知法規而免除行政處罰責任。 此外,稅捐稽徵機關為處罰,應審酌納稅者違反稅法上義務行為應受責難程度、所生影響及因違反稅法上義務所得之利益,並得考量納稅者之資力。 另外,雖明定課稅處分經行政法院撤銷或變更後,逾15年未確定應納稅額的案件,稅捐稽徵機關不得再行核課,但該條文規定卻明定必須是自納稅者權利保護法施行後違法,受法院撤銷或變更裁判之日起超過15年未能確定其應納稅額者,才不得再行核課。
納稅者權利保護法: 機關介紹
又如果另發現應徵之稅捐非屬原調整項目,則是否就僅能另案處理,而無法追加是項補徵稅捐處分事由? 亦即納保法所傾向的總額主義是調整金額總額,抑或調整項目總額,值得進一步觀察。 Deloitte泛指Deloitte Touche Tohmatsu Limited(簡稱“DTTL”),以及其一家或多家全球會員所網絡及其相關實體(統稱為“Deloitte組織”)。 DTTL(也稱為“Deloitte 全球”)每一個會員所及其相關實體均為具有獨立法律地位之個別法律實體,彼此之間不對第三方承擔義務或約束。 DTTL每一個會員所及其相關實體僅對其自身的作為和疏失負責,而不對其他的作為承擔責任。
為避免課稅關係久懸未決,納稅者權利保護法明定,經法院撤銷或變更裁判之日起逾15年未確定應納稅額,不得再行核課,避免因稅捐稽徵機關執法不當而對納稅者之財產權及自由權造成侵害,但因納稅者故意延滯訴訟或其他不可抗力逾期者,不在此限。 海關核定進口貨物完稅價格的方法,就是關稅法第29條以下相關規定,係遵循WTO關稅估價協定所揭示的原則,究其內容,類於「推計課稅」之精神,海關應確保相關程序之透明公開、並力求核定方法之客觀、合理。 稅捐稽徵機關若採推計課稅,應斟酌與推計課稅具關聯性之重要事項,依合理客觀程序及適切方法,且書面敘明依據及計算資料。 「推計課稅」是指稅捐稽徵機關對於課稅基礎事實,經調查仍不能確定或調查費用過鉅時,利用推估所得之事實作為課稅基礎。
納稅者權利保護法: 財政部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專區
當數位發展已成定局,究竟應該放手讓服務提供者自我約束,或是期盼公私協力的網路治理,抑或是由公權力逕行介入? 本篇文章透過彙整重大爭議的方式,希望協助讀者聚焦 在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的幾項核心討論。 本篇文 章透過彙整重大爭議的方式,希望協助讀者聚焦在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的幾項核心討論。 第十五條 稅捐稽徵機關或財政部賦稅署指定之人員依職權及法定程序進行稅捐調查、保全與欠繳應納稅捐或罰鍰之執行時,不得逾越所欲達成目的之必要限度,且應以對納稅者權利侵害最少之適當方法為之。 相對於有償之消費關係,納稅義務人係無償承擔納稅義務,其稅捐權益也應受相對等之保障,才符合公平原則。
- 事實上立法理由清楚闡明「推估僅及於課稅事實不及於處罰」,推計對象只是課稅事實,不及於處罰,處罰應該以明確的事實為基礎,不許推計的方法為之。
- 葛教授呼籲專業法官的訓練及司法官選考稅法須及早進行,否則人選難以趕上納保法施行。
- 綜觀《納保法》重點,最受關切的重點,在於考量到台灣長期以來稅捐爭訟不斷,法條上明訂財政部須設立「納稅者權利保護官」,負責統籌納稅人稅捐爭議的相關諮詢及救濟協助等事宜;另一方面,新法亦規定最高行政法院和高等行政法院須設置「稅務專業法庭」,由專業法官負責審理稅捐訴訟,盡可能完善納稅人的救濟程序。
- 納稅者基於獲得租稅利益,違背稅法之立法目的,濫用法律形式,以非常規交易規避租稅構成要件之該當,以達成與交易常規相當之經濟效果,為租稅規避。
- 其組成人數、任期、選任及組織相關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納稅者不服課稅處分、復查或訴願決定提出行政爭訟之案件,其課稅處分、復查或訴願決定自本法施行後因違法而受法院撤銷或變更,自法院作成撤銷或變更裁判之日起逾十五年未能確定其應納稅額者,不得再行核課。 但逾期係因納稅者之故意延滯訴訟或因其他不可抗力之事由所致者,不在此限。 納稅者不服課稅處分,經復查決定後提起行政爭訟,於訴願審議委員會決議前或行政訴訟事實審言詞辯論終結前,得追加或變更主張課稅處分違法事由,受理訴願機關或行政法院應予審酌。 納稅者權利保護諮詢會以本法中央主管機關首長為主任委員,並以相關政府部門代表、公會、團體或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政府部門代表之比例不得超過三分之一。 其組成人數、任期、選任及組織相關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中央主管機關應每四年檢視解釋函令有無違反法律之規定、意旨,或增加法律所無之納稅義務,並得委託外部研究單位辦理。
納稅者權利保護法: 政府資訊公開
財政部訴願審議委員會,委員中的社會公正人士、學者、專家不得少於三分之二,並應具有法制、財稅或會計之專長。 稅捐稽徵機關打算派員前往某知名餐廳進行統一發票稽查,因通知調查將無法達成稽徵或調查目的,可以不事先通知被調查者。 「標準扣除額」或「列舉扣除額」皆總稱為所得稅的「一般扣除額」,納稅人可以把兩種扣除額加總列為一般扣除額報稅。 納稅者權利保護法 我們以法律理論實務為經、以人性尊嚴關懷為緯,透過書寫法律人藏在觀點背後的思考方式,期望將法律思維帶給大眾,喚醒台灣人的權利意識。
納保法為特別法,第1條第2項明定納稅者權利之保護優先適用本法,得以擺脫稅捐稽徵徵法的束縛。 相較原稅捐稽徵法第1章之1(從11條之3到11條之11),納保法不僅量方面增加四倍之多,質方面更精緻具體化且更加明確化,稅務訴訟將聚焦於基本權之攻防。 例如第1條明定立法目的為落實憲法生存權、工作權、財產權及其他相關基本權利之保障,確保納稅者權利,實現課稅公平及貫徹正當法律程序。 納稅者權利保護法 其他相關規定包括主管機關應確保納稅人在稽徵程序受到正當程序保障;調查及處罰時正當程序及受比例原則拘束,除強調職權進行主義,對當事人有利及不利事項需一律注意外,課稅或處罰要件,稽徵機關負證明責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