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癥狀以精神運動發作和大發作為最常見,但小發作和混合性發作也可見到。 癲癇伴發的精神障礙:以往有癲癇發作史,精神癥狀呈發作性,每次發作的情況基本雷同。 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對診斷有重要參考價值。 根據臨床發作類型分為:癲癇的全身強直-陣攣發作、癲癇的失神發作、癲癇的單純部分性發作、癲癇的復雜部分性發作、癲癇的植物神經性發作。
成人神經科醫師和一般科醫師則比較保守,因為耽心停藥後癲癇發作再發而影響駕照和工作等,而對已經長期緩解的癲癇病人很少給予建議停藥。 美國神經學院最近也公佈了停藥的建議準則供參考。 治療越早,腦損傷越小,復發越少,預後越好。 要正確合理用藥,及時調整劑量,註意個體治療,療程要長,停藥過程要慢,且應堅持規律服藥,必要時對所用藥物進行療效評估和血藥濃度監測。
癲癇類型: 癲癇癲癇診斷
部分性發作指大腦局部的異常放電,症狀與放電部位的大腦功能有關。 全面性發作指整個大腦的異常放電,通常導致患者意識喪失。 癲癇類型 嚴格掌握手術適應症是手術取得良好療效的前提。 如果由於診斷錯誤、選藥不當或者服用所謂的“中藥”導致病情遷延不愈,而誤認為是難治性癲癇,進而手術,那是完全錯誤的。 其次,有些癲癇患者誤以為癲癇是終身疾病,對抗癲癇藥的副作用過度恐懼和誇大,誤認為手術可以根治癲癇,而積極要求手術,對這部分病人,一定要慎重。
癲癇持續狀態是一種急危重症,如不及時救治可出現腦水腫,腦疝,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 癲癇類型 家屬一旦發現病人出現癲癇持續狀態,應立即送往醫院,送醫院之前如家裡備有苯巴比妥針劑、地西泮針劑或灌腸劑,可給予一次藥物,然後送往醫院,送醫院後要向醫生詳細報告發病過程,給藥時間及劑量,以利於醫生掌握病情,合理救治。 二、在癲癇發作的治療中,抗癲癇藥物有特殊重要的意義。
癲癇類型: 複雜性部分發作(Complex partial seizure)
但其共同點是有可能因發作而造成外傷或窒息等意外。 依開始發生癲癇年齡看來,再發危險性的比率以青少年開始者為最高,其次為成年人,最低的為兒童開始的癲癇。 若與兒童期起始的癲癇相比,成人開始的癲癇的再發機率為1.34,而青少年期開始的癲癇,其再發機率則高達1.79。
發作後患肢可有暫時性癱瘓,稱Todd麻痹。 1.癲癇的全身強直-陣攣發作(大發作):突然意識喪失,繼之先強直後陣攣性痙攣。 常伴尖叫、面色青紫、尿失禁、舌咬傷、口吐白沫或血沫、瞳孔散大。 持續數十秒或數分鐘後痙攣發作自然停止,進入昏睡狀態。 醒後有短時間的頭昏、煩躁、疲乏,對發作過程不能回憶。
癲癇類型: 癲癇病理生理
1、某些礦物質對部分患者有幫助,鎂(大量存在於全麥面粉、小米、無花果、肉、魚、堅果和豆類中);鋅(存在於肉、傢畜內臟、麥芽、堅果、蟹、牡蠣和小扁豆中)和鈣(鈣食品)(主要存在於牛奶和乳制品中)中幫助某些人預防驚厥。 癲癇類型 在胚胎發育中受到病毒感染、放射線照射或其它原因引起的胚胎發育不良可以引起癲癇;胎兒生產過程中,產傷也是引起癲癇的一個主要原因;顱腦外傷也可引起癲癇。 ⑥患者發作終止可酌情腰穿、胸部X線及頭顱MRI檢查,有條件患者進入NCU或ICU病房監護治療,防治呼吸系統合併症。 高熱可物理降溫,糾正發作引起代謝紊亂,如低血糖低血鈉、低血鈣、高滲狀態和肝性腦病,糾正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失調,並給予營養支持治療。 癲癇類型 ③氯硝西泮(氯硝安定):藥效是安定的5倍,半衰期22~32h,成人首次劑量3mg靜脈注射注射後數分鐘奏效,對各型癲癇狀態均有效,以後5~10mg/d,靜脈滴注或過渡至口服藥。 2.肺血管壓明顯增高可發生嚴重肺水腫引起猝死,血兒茶酚胺水平急驟升高可繼發心律失常,也是重要的死因。
- 新發展的腦磁圖(magnetoencephalogram,MEG),對腦深部的癲癇放電電源能提供更準確的定位。
- 成年人體內含鎂 20~25克,大約有一半集在中骨骼內,骨骼中的鎂不能供給身體細胞使用。
- 換藥原則:換藥宜採取加用新藥及遞減舊藥的原則。
癲癇患者在沒有發作時,腦波有可能會出現棘波或銳波 ,此類波形統稱為類癲癇波 。 癲癇患者其腦波檢查出現類癲癇波,即可得到更有力之佐證。 須特別注意的是:常規腦波檢查只算是短時間內之取樣檢查,因此正常之腦波不能排除癲癇之臨床診斷。
癲癇類型: 癲癇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患者過去病史,有無其它重大疾病或開刀,受傷等情形。 以及病患之身心發展各方面有無遲滯或違常的狀況等等。 家族史:所有有血緣關係的親友,不論母系父系、長輩後輩,都要回想看看過去生涯中,有無類似的情形。 或有人有其它神經系統疾病,或病人兄弟姐妹中有人早夭或胎死腹中等。 這些資訊都該提供給醫者勿隱瞞,以免延誤病情,甚至拖延到醫生去阻止更大危害的時機。
完全停藥後仍須追綜一段期間,最好在完全停藥後的一個月,二個月,三個月,六個月,一年和二年時回診。 此時除了回答病人的疑問外,尚可確認是否完全沒有任何癲癇發作,或是否仍有小發作或預感而需要重新仔細評估。 在減藥期間以及停藥不久期間內的再發,其原因也可能是藥物戒斷發作,而不是真正的再發。
癲癇類型: 癲癇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項
還有,要防止孕期各種病毒、細菌感染,定期進行產前檢查,如果B超檢查發現胎兒發育明顯異常,應及時終止妊娠。 分娩時盡量減少胎兒缺氧、窒息、產傷,盡量避免使用產鉗、胎兒吸引器,這些助產器常會導致嬰兒顱內出血、腦損傷,遺留導致癲癇的隱患。 癲癇患者經常會缺乏鎂,尤其是需要長期藥物治療的病人,如長期服用苯妥鈉時,易引起骨質疏鬆,除給予高鈣飲食外,還應注意鎂的攝入。 成年人體內含鎂 20~25克,大約有一半集在中骨骼內,骨骼中的鎂不能供給身體細胞使用。
琥珀酰亞胺類:最常用的是乙琥胺,商品名柴浪丁。 對典型和不典型失神發作有效,亦可用於肌陣攣發作,對其他類型發作無效。 成人0.75~1.5g/d,分2~3次服用;兒童20~50mg/。 不良反應:厭食、睏倦、噁心、嘔吐、頭昏、頭痛等。 少數成年人有譫妄、朦朧狀態或精神分裂症樣症狀。 2癲癇性腦病 :是癲癇樣放電本身導致進行性腦功能障礙疾病,如後天獲得性癲癇性失語,EEG顯示癲癇持續狀態,神經影像學正常。
癲癇類型: 癲癇的治療方法
癲癇是臨床診斷,癲癇發作病史之詢問為最重要之診斷方法,須包括家族史、嚴重之腦部傷害病史、身體其他部份之疾病、誘發因素、第一次發病之年齡、以及發作之頻率等等。 詢問發作之情形時,應強調發作剛開始時瞬間的情形以及儘可能發作過程中每一階段的細節,並嘗試判定是局部型或全般型之癲癇發作,若屬局部型發作,它又是源發於大腦的那一個部位? 絕大多數之癲癇發作與癲癇之診斷,可從詳細的問診中確定。
病因未明者除有明顯瀰散性腦病現象者外,一般常需做進一步檢查,如腦血管造影核素腦掃瞄、CT、MRI等。 所有活到80歲的人之中大約 5~10%,在其人生中至少遇過一次癲癇發作,遇到第二次癲癇發作的概率介於 40~50% 之間。 不能分類的發作:由於資料不充足或不完整而不能分類,或在目前分類標準中無法歸類的發作(如痙攣性發作)。 應勸阻雙方均患原發性癲癇的非血緣關係的患者結婚,特別是一方或雙方有癲癇家族史者,如已結婚者應禁止生育。 (3):可酌情選用下列藥物→注射速度:咪達唑侖0.
癲癇類型: 癲癇神經調控治療
(3)假如你正在服用其他方面的藥物,請務必告訴醫生,因為有些抗癲癇藥物會影響其他藥物如避孕藥的效果。 全面性發作有以下幾種主要的發作形式:(1)強直陣攣發作:身體僵硬,肢體抖動,患者意識喪失,可能會咬到自己的舌頭,或伴大小便失禁;(2)失神發作:發作時患者眼神空洞,對周圍環境毫無感知,可伴肌肉抖動、眼球震顫。 這種發作通常很快結束,持續 3 至 10 秒;(3)肌陣攣發作:表現為上半身、上肢或下肢突然像觸電一樣抽動。 意識往往不受影響;(4)失張力發作:表現為肌肉突然鬆弛無力,導致患者毫無徵兆猛然倒地,或是頭下垂。 它既可以表現為局灶性發作,也可以為全 面性發作。
如顳葉癲癇伴海馬硬化,若定位準確其有效率可達60%~90%。 癲癇類型 嬰幼兒或兒童的災難性癲癇如Rasmussen綜合徵,其嚴重影響了大腦的發育,應積極手術,越早越好。 其他如皮質發育畸形、良性低級別腫瘤、海綿狀血管瘤、動靜脈畸形、半身驚厥-偏癱-癲癇綜合徵等均是手術治療較好的適應症。
癲癇類型: 治療篇
癲癇患者比較容易產生自卑和抑鬱情緒,還有患者一直生活在害怕發作的恐懼中。 親屬應該接受和適應癲癇發作的存在,充分理解而不是過分責備或憎恨患者,多給予患者積極正確的引導。 臨床中有不少癲癇患者是乙肝患者,這時一般選擇無明顯肝損的抗癲癇藥物,如托吡酯、左乙拉西坦和拉莫三秦,奧卡西平等。 神經調控治療是一項新的神經電生理技術,在國外神經調控治療癲癇已經成為最有發展前景的治療方法。 目前包括:重複經顱磁刺激術;中樞神經系統電刺激(腦深部電刺激術、癲癇灶皮層刺激術等);周圍神經刺激術(迷走神經刺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