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癌1期2024必看介紹!(持續更新)

子宮頸癌的根除手術,是需要切除全部子宮,子宮頸、陰道一小部份、子宮頸旁邊的軟組織、以及後腹腔的淋巴腺等,本項子宮頸癌手術比較困難,手術時間一般需要二個小時到四小時之間, 流血量一般約在50cc~500cc之間。 由於本項手術比較複雜困難,所以必須經由婦女癌症專科醫師才有能力勝任執行, 雖然如此,手術後的併發症,還是經常可以看到,這些併發症包括有:1. 所以,精通與熟練子宮頸癌根治手術的技術是非常的重要。 女性子宮頸的細胞可能因長期受到刺激或感染而發生一連串的炎症反應;正常健康的子宮頸細胞會因此而變得異常增生,而就有可能轉變為早期的子宮頸癌細胞。 子宮頸癌的成因目前被發現可能藉由性交感染人類乳突狀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簡稱HPV)而轉變為子宮頸癌細胞。

  • 良好睡眠不僅有助放鬆,還可使身體自我修復、預防發炎。
  • 58歲的劉女士,今年4月時參加衛生局的子宮頸抹片篩檢活動,結果發現抹片異常,劉女士認為沒有出現不適的情形,並不以為意,加上受到疫情的影響,所以沒有即時回診追蹤。
  • 有少部份病人可能出現下肢水腫、大腿輕微麻痺,或因淋巴液積聚盤腔而引致淋巴囊腫,繼而引起感染和便秘。
  • 又稱原位癌,指的是最早期、最輕度的子宮頸癌,癌細胞僅見於子宮頸的上皮層內,而沒有任何侵犯到間質組織,0期癌是肉眼所看不出來的,需要切片做顯微鏡診斷。
  • 所以即便有施打過子宮頸癌疫苗,建議有過性行為之婦女,仍然需要每年進行子宮頸抹片篩檢。
  • 研究顯示子宮頸抹片檢查可以降低60%~90%子宮頸癌侵襲癌發生率和死亡率,是預防子宮頸癌最好方式之一。

以前,一說到「子宮癌」,幾乎指的都是「子宮頸癌」。 跟子宮頸癌比較,子宮內膜癌(子宮體癌)的病例少很多。 子宮頸癌1期 不過,隨著女性的壽命增加,生活方式西化,女性不生孩子,或是生産次數少,子宮內膜癌(子宮體癌)的患者激增。

子宮頸癌1期: 子宮頸癌概況

部份2A期早期子宮頸癌患者可接受子宮切除術和淋巴切除術。 接種子宮頸癌疫苗後,婦女仍需要進行子宮頸癌篩查,因為子宮頸癌疫苗不能清除已經帶有的HPV感染,亦不能預防子宮頸癌疫苗覆蓋範圍以外的HPV病毒。 常見的副作用與其他疫苗相似,包括注射部位出現紅腫和疼痛、 發燒、頭痛和作嘔。

這樣的治療方式並不會影響到整個治療進度,因為化療是全身性的,約做1-2次即可知是否有效,這時再做放療也不會太晚,也有人化療及放療同時一起治療。 至於其治癒率二期後期約60%,三期則約35-40%,而四期則小於10%,因此還是強調定期做子宮頸抹片,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提高治癒率。 子宮內膜癌分期 和卵巢癌一樣,採取手術分期,和子宮頸癌的臨床分期不一樣。 開刀後化驗才能確認期別,依侵犯部位分4期,再依期別和危險因子,追加放療及化療。 目前全球所採用的是1988年在里約熱內盧國際婦產科聯盟開會通過的分期方法。

子宮頸癌1期: 健康 熱門新聞

肥胖不但會引起心血管疾病,亦會增加患癌機會,其中包括五大原因,包括胰島素增加、免疫系統功能較差等,肥胖人士最高危的癌症為子宮癌、食道癌,風險分別高7及5倍,故保持體重正常亦是防癌之道。 另外,由於吸煙習慣也是引致子宮頸癌的其中一項高危因素,本身是有吸煙習慣的女性應盡早戒煙,減低患病風險。 2017年,本港共有150位女性死於子宮頸癌,佔女性癌症死亡總人數的2.6%。

使用者下載或拷貝本網站內容,或以任何形式將本網站內容傳輸、散布或提供予公眾者(包括但不限於轉貼連結、轉載內容等方式),皆不得基於商業目的或作為商業用途。 此外,使用者利用本網站內容時須遵守著作權法的所有相關規定,不可變更、發行、播送、轉賣、重製、改作、散布、表演、展示以及利用本網站相關網站上局部或全部內容與服務賺取利益。 子宮頸癌1期 懷孕婦女如果以往接受過子宮頸切片手術,產檢時應主動告知產科醫師,可以視情況採取避免早產的措施,但不需每位患者皆要接受進一步的子宮頸環紮手術。 對於將來有生育計劃的女性,對於治療方式需要審慎評估。 對於輕度病變或是病變面積不大的患者,可以考慮使用燒灼治療,盡可能不要使用一般圓錐切片方式。

子宮頸癌1期: 子宮頸癌發病及死亡統計

尤其是較早即有性行為、早婚、生育子女較多,或子宮頸曾受病毒感染的更要特別注意。 不當性行為:不當的性行為可能染上性病,而性病也會增加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也容易造成子宮頸發炎,提高致癌風險。 較早有性行為:女性的鱗狀柱狀上皮過渡區在年輕時比較靠近子宮頸外側,隨著年齡增長,會慢慢往子宮內部移動,愈早的性行為讓上皮過渡區感染乳突病毒機率愈高。 子宮頸癌的主因為 HPV(Human 子宮頸癌1期 Papillomavirus,人類乳突病毒)感染。

30+女士優越全面健康體檢套餐透過檢查身體狀況,評估女性生殖健康的某些要素的檢查,套餐包括:子宮頸癌檢查、子宮頸細胞感染, 適合30歲或以上女性認知全面身體健康情況。 此計劃包括血液檢驗、糖尿病評估、腎功能、肝功能測試、肝炎檢測、痛風評估、甲狀腺評估、血脂分析、關節炎檢測、子宮頸癌檢查等。 子宮下垂是子宮從體內原本的位置下垂到陰部甚至使陰道口現異常突出的現象。 而子宮下垂常見的原因分別跟懷孕及生產時傷及骨盆腔的肌肉及神經,或是由於自然老化骨盆肌肉出現鬆馳,甚至日常長期搬運重物令腹部受壓亦會增加患上子宮下垂的機會。

子宮頸癌1期: 子宮頸癌的分期、轉移與五年存活率

因此,要預防患上子宮頸癌,女性應該多加注意性接觸時的衞生及安全,預防經性接觸傳染的疾病,例如使用安全套。 事實上,於2016年,子宮頸癌共有510宗新症,佔該年女性癌症新症總數的3.3%,在本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中,排行第7位。 跟其他癌症相比,子宮頸癌對本港女性的威脅,並沒有按年大幅上升。

提供

此外,您利用本網站內容時須遵守著作權法的所有相關規定,不可變更、發行、播送、轉賣、重製、改作、散布、表演、展示以及利用本網站相關網站上局部或全部內容與服務賺取利益。 如果發現持續不適,應盡快看醫生,並告知醫生你最近曾接種的疫苗。 如出現以下情況:包括對酵母及疫苗針有敏感反應、已經懷孕、有免疫系統疾病、血小板過低、凝血有困難,例如在打針、受傷或脫牙後流血不止、當天發燒或正在服用藥物,請在注射前告知醫生。 子宮頸癌1期 子宮頸窺鏡檢查是一種簡單的婦科檢驗,步驟與一般婦科檢查相若,在放入陰道窺器 (俗稱鴨咀鉗) 後,醫生會用一個放大鏡在距離宮頸十二英吋處仔細觀察子宮頸,然後塗上藥水再觀察,所需時間約十五至二十分鐘左右。 在檢查過程中如有需要,醫生會抽取少許組織作病理化驗確診。

子宮頸癌1期: 子宮頸癌末期存活率 驟降

總括來說,預防子宮頸癌疫苗面世的日子尚短,仍有一些部分尚待了解,也需要時間讓大眾信賴。 Lee稱:「從安全性和保護性兩方面考量,我個人認為是值得注射的。」而女性作為切身的使用者,除了要在風險和成效上評估,在決定是否注射前,也該就個人的病史等情況(尤其是有敏感病史及有意懷孕者),徵詢醫生的意見。 相信不少女性也知道,引起子宮頸癌的主要原因是感染人類乳頭瘤病毒(HPV),當中有70%由16及18型兩種高風險的HPV病毒引起,而絕大部分HPV是透過性行為感染的。

患得HPV感染的機會較高的女性,相對的也較易得到子宮頸癌。 至於同一性伴侶,其性生活的頻率並不影響子宮頸癌發病的機率。 劉錦成主任特別強調,一般而言,從子宮頸異常增生到子宮頸癌約有5∼10年的時間,呼籲凡是有過性經驗的女性,都要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只要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治癒率是不錯。 另外,房事後出血、停經後出血、異常分泌物等症狀應儘速就醫接受查,千萬別大意。

子宮頸癌1期: 感染HPV病毒變子宮頸癌 至少需10年

癌細胞已經轉移到子宮頸和子宮之外,但尚未轉移到子宮頸周邊的組織中,我們稱之為子宮旁組織(Parametrium,又稱為宮旁組織)。 免疫治療是使用藥物來刺激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令自身細胞更有效地識別和摧毀癌細胞。 子宮手術的併發症包括感染、出血、輸尿管/膀胱或直腸的意外損傷導致大小便困難等,長遠可能會出現淋巴水腫、陰道出血、無法生育等。

出血

只限於子宮全摘除的話,比起其他癌手術遭遇的併發症、後遺症,應該是屬於輕微的。 但事實上,很多人飽受併發症、後遺症的痛苦,這是因為子宮全摘術切除的並不限於子宮而已。 由於子宮內膜不再剝離,細胞便互相推擠,就好像擁擠的車上一樣。 子宮內膜的肥厚、增生就會形成息肉、形成囊泡性增生症或腺性增生症的狀態。

子宮頸癌1期: 肥胖人士患癌風險增5大原因 子宮癌、食道癌風險分別高7及5倍

而生殖細胞瘤的病人,除了1A期未成熟型畸胎瘤(immature teratoma)和生殖細胞不良瘤(dysgerminoma),其餘都必須接受手術後的綜合化療。 有效治療是BEP方案(bleomycin、etoposide和carboplatin),3至4個療程。 子宮頸癌1期 儘管是復發的生殖細胞瘤,仍有機會對化療敏感(chemotherapy sensitive)而達到根治的效果。

台灣

根據癌症基金會的資料顯示,卵巢癌可細分為4個類別,分別為上皮性卵巢癌、生殖細胞卵巢癌、性索間質癌、交界性腫瘤。 因為卵巢位置深在盤腔,所以卵巢癌的症狀在初期並不明顯,甚至與腸胃不適有些相似,直至腫瘤增大時才會引起腹部嚴重不適。 子宮頸癌1期 所以如果沒有進行定期健康檢是較難從表徵中識別出來。